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完 我看见那个死去的女人牵着女孩的手 而我的丈夫,正朝她们走去 上

0
分享至

上篇



那场大火带走了十条生命,唯独那个女孩活了下来。

丈夫冲进火场九死一生,抱着女孩走出废墟:“小晚,这孩子太可怜了,你别多想。”

我点头接纳,视如己出,甚至习惯了他每年四月独自带女孩旅行。

直到在德国慕尼黑街头,我看见那个本应死于火场的女人牵着女孩的手。

而我的丈夫,正朝她们走去。

第一章 灰烬中的新生

二零一八年,春末。

城西那家名为“星河”的大型综合娱乐城突发大火的消息,是深夜在手机推送里炸开的。

冲天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浓烟像狰狞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吞噬着夜空。新闻画面摇晃,哭喊、警笛、建筑物坍塌的轰鸣混杂在一起,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股灼热和绝望。

林晚从沙发上惊坐起,心脏骤然缩紧。陈默今晚去的客户应酬,地点就在那附近。

她抖着手拨打他的电话,一遍又一遍,回应她的只有冰冷而规律的忙音。恐惧像冰冷的藤蔓,沿着脊椎一路攀爬,死死缠住她的呼吸。她抓了件外套,趿拉着拖鞋就冲出了家门,夜风裹挟着远处飘来的烟尘气息,呛得她直咳嗽。

娱乐城外围满了人,警戒线拉出了一片绝望的区域。消防车红色的顶灯旋转着,将一张张惊惶失措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水龙带像巨蟒般蜿蜒,高压水柱冲击着残存的火舌,发出“嗤嗤”的声响,蒸腾起大片白雾。

林晚在人群外围疯了似的寻找,声音已经带上了哭腔:“陈默!陈默!”

没人回应。

她试图挤进警戒线,被维持秩序的警察拦了下来。“女士,里面很危险,不能进去!”

“我老公在里面!他可能在里面!”她语无伦次,眼泪终于决堤。

就在这时,人群一阵骚动。靠近废墟入口的地方,几个满身黑灰、步履蹒跚的消防员搀扶着几个幸存者走了出来。林晚踮着脚,眼睛死死盯着那个方向,不敢眨一下。

然后,她看到了他。

陈默几乎是被一个消防员半架着出来的。他笔挺的西装变得破烂不堪,沾满了黑灰和不明污渍,脸上被熏得黢黑,只有一双眼睛,因为过度吸入浓烟而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他怀里,紧紧抱着一个小女孩。

那孩子约莫四五岁大,裹着一件明显过大的、不知是谁的外套,小脸埋在陈默颈窝,只露出一点苍白的下巴尖,瘦小的身子还在无法控制地瑟瑟发抖。

“陈默!”林晚嘶喊出声,用尽力气挤了过去。

陈默看到她,布满血丝的眼里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像是疲惫,像是庆幸,又像是……某种她读不懂的沉重。他张了张嘴,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林晚扑上去,抓住他的胳膊,上下打量,“你怎么样?伤到哪里了?吓死我了!”

“我……没事。”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像破旧的风箱。

这时,他怀里的女孩似乎被惊动,微微抬起头。林晚对上了一双眼睛——大而黑,空洞得像两口深井,里面盛满了尚未散尽的惊恐和茫然,仿佛灵魂已经被那场大火抽走。女孩看了她一眼,立刻又受惊般地把脸埋了回去,小手死死攥住陈默破碎的衣领。

“这孩子……”林晚疑惑地看向陈默。

陈默的手臂下意识地收紧了,将女孩更牢地护在怀里。他避开林晚的目光,看向那片仍在冒烟的废墟,声音低沉而疲惫:“里面……太惨了。我出来时,在走廊角落发现她的,她身边……她妈妈,可能没撑住。”

他顿了顿,喉结滚动了一下,再开口时,带着一种近乎恳求的意味:“小晚,这孩子……太可怜了。我们就……暂时照顾她一下,好吗?你别多想。”

别多想。这三个字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林晚心里漾开一圈微不可查的涟漪。但她看着丈夫劫后余生的狼狈,看着女孩脆弱得仿佛一碰即碎的模样,那点疑虑瞬间被汹涌的心疼和怜悯压了下去。

她伸出手,想摸摸女孩的头发示安慰,女孩却猛地一缩。

陈默立刻侧了侧身,是一个保护的姿态。“她吓坏了。”他解释道,声音依旧沙哑。

林晚的手僵在半空,然后缓缓落下,轻轻拍了拍陈默的手臂,“好,我们先带她回家。”

那场震惊全城的大火,最终带走了十条鲜活的生命。新闻报道里,念出的遇难者名单中,有一个名字是“苏晴”,据说是那位为了保护女儿而丧生的母亲。

没有人怀疑。毕竟,那样的火海,生还已是奇迹。

而这个奇迹,此刻正被陈默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带回了他们位于城东的家。

女孩叫念念。陈默说,是在她贴身的小口袋里找到的纸条上写的名字。

林念。陈默给她取了这个名字,上了户口,成了他们法律意义上的女儿。

林晚没有反对。她看着念念那双空洞的眼睛,心里软得一塌糊涂。她给她买漂亮的裙子,做营养的饭菜,晚上耐心地哄她入睡,尽管念念从不回应,只是睁着那双大眼睛,沉默地看着她,或者,更确切地说,是透过她,看着某个未知的虚空。

陈默对念念的好,更是毋庸置疑。他几乎是倾注了所有的心力。下班第一时间就是陪她,耐心地和她说话,即使得不到回应。他会抱着她,一遍遍哼着不成调的安眠曲,直到她在恐惧褪去后的疲惫中睡去。

只是,他看念念的眼神,偶尔会流露出一种林晚无法完全理解的、深沉的痛楚和……愧疚?她把它归结为那场火灾留下的心理创伤,对生命脆弱的感慨。她告诉自己,别多想。

家,似乎因为这个小生命的加入,开始缓慢地重新拼凑出温暖的形状。即使,这个拼图,始终有一块,是沉默的。

第二章 沉默的拼图

念念的到来,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头,在这个原本只有林晚和陈默的家里,漾开一圈圈涟漪。

最初的兵荒马乱过去后,生活逐渐被新的节奏填满。林晚请了长假,专心在家照顾念念。她给念念布置了一间充满童趣的卧室,墙壁刷成柔和的粉色,床上堆满了毛绒玩具。她学着做各种可爱的卡通便当,买来一堆儿童心理学的书籍,试图叩开那扇紧闭的心门。

但念念,始终是沉默的。

她不像一般受到惊吓的孩子那样哭闹,或者黏人。她安静得可怕。大部分时间,她只是抱着膝盖,坐在沙发角落或者她房间的地毯上,眼神空茫地望着窗外。林晚给她讲故事,她听着,没有反应;给她玩具,她拿着,却不玩;喂她吃饭,她机械地张嘴,吞咽,看不出喜欢还是讨厌。

只有陈默回家时,那双空洞的大眼睛里,才会极快地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微光。她会抬起头,视线追随着他的身影,直到他走到她面前,蹲下身,轻轻摸摸她的头发,用那种林晚从未听过的、异常温柔的嗓音问:“念念,今天好吗?”

她仍然不回答,但会微微偏过头,用冰凉的小脸,蹭蹭陈默的手心。这是她唯一主动表示的亲昵,只对陈默。

林晚站在厨房门口,看着客厅里这一幕,心里泛起一丝微酸。她告诉自己,这是因为陈默是念念在火场中看到的第一个人,是她的“救命稻草”,是安全感的所有来源。她不能,也不应该嫉妒。

她努力扮演着一个温柔耐心的母亲角色。晚上,她会坚持给念念洗澡。浴缸里,温热的水包裹着女孩瘦小的身体,林晚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着她细腻的皮肤。念念很乖,不闹,也不笑,像一尊精致的瓷娃娃。

有一次,林晚注意到念念左边肩胛骨下方,有一小块浅粉色的、花瓣形状的胎记。很特别,也很漂亮。她笑着指给陈默看:“你看,念念这里有个小印记,像朵小花。”

陈默正在给念念拿睡衣,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才走过来,目光落在那个胎记上,眼神有一瞬间的飘远,随即垂下眼帘,淡淡地“嗯”了一声,听不出情绪。“小孩子皮肤嫩,正常。”

他没有多看,转身就去整理念念的睡衣了。

林晚心里的那点异样感又冒了出来,很轻,像羽毛拂过,快得抓不住。

夜里,她有时会被细微的动静惊醒。侧头看去,身边是空的。陈默不在。她起身,赤脚走到客厅,看到主卧隔壁的儿童房门虚掩着,里面透出微弱的光。她轻轻推开门,看到陈默坐在念念的床边,背影在昏暗的夜灯下显得格外沉重。他并没有做什么,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低着头,仿佛在凝视熟睡中的孩子,又仿佛只是在独自承受着什么无形的重压。

他没有碰她,没有出声,就那么一动不动地坐着,像一个守夜的哨兵,又像一个……忏悔的信徒。

林晚没有进去。她悄悄退回卧室,躺回床上,心里那团模糊的阴影,似乎又浓郁了一分。她再次对自己说:他只是太心疼这孩子了,那场大火对他刺激太大。别多想,林晚,别多想。

日子就这样在一种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氛围中滑过。念念在他们精心的照料下,身体慢慢长了些肉,脸色也不再那么苍白,但那份核心的沉默,始终没有被打破。她像一座小小的、坚固的堡垒,只对陈默偶尔开启一道缝隙。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

三月刚过,陈默就开始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一天晚饭后,他犹豫着开口:“小晚,下个月,我想带念念出去一趟。”

林晚正在收拾碗筷,闻言抬头:“出去?去哪儿?”

“就是……散散心。”陈默避开她的目光,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换个环境,也许对她的恢复有好处。医生说,环境疗法有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有效。”

理由合情合理。林晚压下心里骤然升起的不适感,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好啊,打算去哪儿?去多久?我请假一起。”

“不用!”陈默拒绝得有些快,随即意识到失态,放缓了语气,“你工作忙,别折腾了。我就带她去个安静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大概……三四个月吧。”

“三四个月?”林晚愣住了。这不是短途旅行,这几乎是一个季度。

“嗯。”陈默点点头,目光终于看向她,带着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时间长一点,效果可能更好。小晚,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她。”

他的眼神里有种林晚看不懂的东西,像是一种深藏的痛楚,又像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她所有到了嘴边的疑问和反对,在他这样的目光下,都哽在了喉咙里。

最后,她只是轻轻点了点头:“……好。你们注意安全。”

四月,草长莺飞。陈默带着念念走了,没有说具体目的地,只留下一个到了之后会报平安的承诺。

家里骤然安静下来,空荡得让人心慌。林晚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对着电视发呆。她给陈默打电话,信号时常不好,他的声音在电流声中显得有些遥远,总是说“一切都好,念念很乖”,然后便匆匆挂断。

这种每年一次的、长达四个月的缺席,成了这个家里新的、诡异的规律。第一年,林晚告诉自己这是为了孩子。第二年,她开始在网上搜索各种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方案,试图理解丈夫的行为。第三年,她不再主动询问,只是在他离开和归来时,默默地帮他收拾行李,或者接过他风尘仆仆的行囊。

她习惯了。习惯了他的定期消失,习惯了他归来后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更深沉的疲惫,以及,对念念那份有增无减的、近乎偏执的关爱。

她只是,不再去多想。

或者说,她害怕去深想那个呼之欲出的答案。

直到第四年春天,公司一个突如其来的跨国合作项目,像一颗偏离轨道的彗星,悍然撞入了她已然习惯的、沉默的世界。

第三章 四月的空白

第四个四月来临前,林晚发现自己似乎也患上了一种名为“四月焦虑”的病症。

春意越是盎然,窗外梧桐抽出的新芽越是鲜嫩,她心底那份空落落的感觉就越是清晰。这是一种缓慢的、无声的凌迟。陈默会提前半个月开始变得沉默,频繁地查看手机,处理工作的间隙会望着窗外发呆,眼神里是她永远无法触及的远方。

他开始细致地整理行李,不再是商务出差的精简利落,而是带上念念喜欢的绘本、柔软的安抚玩偶、足够换洗的衣物,甚至还有一个小药箱,里面装满了各种常备药,细致周到得让她这个做母亲的都自愧弗如。

“这次,打算去哪里?”林晚靠在衣帽间的门框上,看着他将一件念念的浅蓝色开衫仔细叠好,放进箱子。

陈默的动作没有停,声音有些闷:“去个……暖和点的地方。海边。”

又是这种模糊的回答。林晚已经不再期待能得到一个确切的坐标。她“嗯”了一声,目光落在他手边那本崭新的德语入门手册上,心口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去海边,需要学德语吗?

她没有问出口。有些窗户纸,捅破了,可能就意味着万劫不复。她还没有准备好面对那个可能的结果。

“什么时候回来?”

“大概……七月底吧。”他合上行李箱,拉上拉链,发出刺耳的“刺啦”声,像是在他们之间划下了一道无形的界限。他站起身,走到她面前,伸手想抱她,动作却带着一种显而易见的僵硬和迟疑。

林晚没有动,任由他礼节性地揽了揽她的肩膀。他的身上,有淡淡的洗衣液清香,却再也闻不到曾经让她安心的、独属于他的温热气息。

“照顾好自己。”他说。

“你也是。”她回应,声音平静得自己都觉得陌生。

门在身后关上,隔绝了陈默和念念的身影,也隔绝了外面喧闹的春天。偌大的房子,瞬间沉寂下来,只剩下她自己的呼吸声,清晰得令人心慌。

第一年他离开时,她还会不停地打电话、发信息,追问他们的行程,分享家里的琐事。回应总是延迟且简短:“到了。”“还好。”“念念睡了。”

第二年,她开始尝试理解,搜索大量关于儿童心理创伤的文献,告诉自己陈默是在进行一场漫长而艰难的治疗。她甚至有些愧疚,觉得自己不够包容。

第三年,她不再主动联系。她给自己报了个烘焙班,学插花,把精力投入工作,试图用忙碌填满这四个月的空白。但无论做什么,心底那个巨大的、嘶吼着的空洞,始终存在。

她习惯了空荡的餐桌,习惯了夜里伸手摸不到身边的温度,习惯了一个人面对所有的节日和病痛。她甚至习惯了陈默归来后,那种若有若无的疏离,以及他看向念念时,那复杂得让她心脏蜷缩的眼神。

她只是不再问,不再想。她把所有的疑惑、委屈、不安,都强行压进一个名为“正常”的盒子里,贴上封条。

直到今年,第四个四月。

公司决定与德国慕尼黑一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需要一个熟悉项目核心、外语流利、并且足够可靠的人前去接洽,进行为期半个月的实地考察和谈判。高层会议上,老板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林晚身上。

“林经理,你之前德语考过级,一直没丢下吧?这个项目你从头跟到尾,最熟悉,要不,你辛苦一趟?”

慕尼黑。德国。

林晚的心猛地一跳,那个被刻意遗忘的细节——陈默行李箱里的德语手册——像幽灵一样浮现在脑海。一种强烈的、不祥的预感攫住了她。她几乎要脱口拒绝,但看着老板信任的眼神,想到这个项目对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她深吸一口气,将翻涌的情绪压了下去。

“好的,王总。我没问题。”

她告诉自己,这只是巧合,只是工作。她去慕尼黑,与陈默无关,与那每年四个月的空白无关。

出发前夜,她鬼使神差地打开了陈默的书房电脑。他有一台旧笔记本,偶尔在家使用,密码是念念的生日。她颤抖着手输入,屏幕亮了。她快速浏览着他的浏览记录,大部分是工作邮件和新闻网页。但在历史记录的角落里,她看到了几个德语旅游网站的链接,还有一个慕尼黑本地租房网站的查询记录,时间就在上个月。

心脏像是骤然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几乎无法呼吸。

她猛地合上电脑,靠在椅背上,脸色煞白。

不是巧合。

后续在主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乌克兰隐身导弹无人机惊艳首秀,俄罗斯国内大规模断网

乌克兰隐身导弹无人机惊艳首秀,俄罗斯国内大规模断网

史政先锋
2025-11-17 20:53:35
仅6株母树长在悬崖上,1公斤价值1040万,最后20克赠送国家博物馆

仅6株母树长在悬崖上,1公斤价值1040万,最后20克赠送国家博物馆

万象硬核本尊
2025-11-17 18:08:00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拔出萝卜带出泥!王曼昱战胜孙颖莎夺冠才发现她和樊振东同病相怜

阿纂看事
2025-11-17 09:01:23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狗主人赵某晖照片遭曝光:家住三层小洋房,不是差钱的人没法调解

汉史趣闻
2025-11-17 22:02:58
斯诺克赛程:决出2席8强,丁俊晖冲击千万大奖,75双雄上演首秀!

斯诺克赛程:决出2席8强,丁俊晖冲击千万大奖,75双雄上演首秀!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8 05:56:42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金鸡奖这一夜,论资排辈,江湖地位,在陈道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鸡奖这一夜,论资排辈,江湖地位,在陈道明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7 18:08:22
大玻璃窗“正退出”中国家庭?过来人说出了大实话,太真实了

大玻璃窗“正退出”中国家庭?过来人说出了大实话,太真实了

装修秀
2025-11-08 11:38:22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81岁林豆豆现状:已退休23年,独居在北京老房子,用阅读打发时间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2 12:36:17
森林狼6人上双大胜独行侠 状元对决华子三分7中1弗拉格15分

森林狼6人上双大胜独行侠 状元对决华子三分7中1弗拉格15分

醉卧浮生
2025-11-18 11:27:06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被日媒看了笑话,记者采访道出心声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18 01:27:22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清晖有墨
2025-11-17 19:03:52
详解28省份前三季度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依旧

详解28省份前三季度财政收支,紧平衡态势依旧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20:00:08
“雷军不懂结构,发的微博不算数……”遭SU7车主起诉,小米法务交出84页新证据

“雷军不懂结构,发的微博不算数……”遭SU7车主起诉,小米法务交出84页新证据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17 20:52:24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为什么三体火了之后,几乎所有的星际航行剧都在中国遭受嘲讽?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8 00:20:04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长治命案出现反转,律师爆关键证据,郭家坑了自家人?

大道微言
2025-11-17 17:03:24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2032年达到峰值,多所高校专业调整

高等教育学龄人口2032年达到峰值,多所高校专业调整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17 18:54:16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从双 11 增长数字复盘淘天这一年

晚点LatePost
2025-11-14 22:51:48
2025-11-18 12:07:00
宝哥精彩赛事
宝哥精彩赛事
感谢有你
368文章数 68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头条要闻

"中方没有G20见高市早苗计划" 外交部回答斩钉截铁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曝喻恩泰离婚2年前转移走300箱茅台?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马斯克破防了!贝索斯62亿美金入局"实体AI"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艺术
数码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从怀孕到生娃,这2个阶段最该“闭嘴”,说多反而不吉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数码要闻

世界首款微处理器MP944揭秘,比英特尔4004早1年问世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