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温大火炉掩埋在地球深处:5000℃以上的液态铁核心,温度堪比太阳表面。我们脚下的土地没被烧穿,花草树木照样扎根生长,人类安稳生活繁衍。地球拥有一套精密到骨子里的热量调控办法,默默守护着地表的安宁。
![]()
地幔是地球最厚重的一层,厚度超过2800公里,硅酸盐矿物是其主要构成。这些矿物的热导率特别低,热量要从核心穿过去,要慢慢熬过去这漫长的路程。我一直觉得,人类发明的任何保温技术都不及地球的设计懂平衡,人类总想着极致隔热或快速散热,慢传递被地球用来化解高温危机,既不让热量憋在核心失控,也不让它猛冲地表造成灾难。高温高压下的地幔岩石中存在缓慢的流动性,这种流动形成了地幔对流,核心的热量由其专门搬运。
说起来挺有意思,我们总吐槽三天不到的快递太慢,可1亿到2亿年是核心热量传到地表所需的时间。地幔对流的速度每年才1到10厘米,它比蜗牛爬行慢得多。这么长的时间里,热量早已历经层层消耗,等到达地表时,不会造成任何伤害的温和状态已经形成。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厚度不算突出,大陆地壳平均35公里,6公里左右的是大洋地壳,但它的热导率同样不高,它给热量传递再添一道减速带。
![]()
很多人以为地球内部只有核心在产热,其实不少放射性元素包含在地壳里,比如铀、钍、钾这类。它们衰变时会释放热量,给地球内部补充能量。而且地壳不会让这些热量白白流失,而是慢慢释放,和核心传递过来的热量相互配合,地表的温度稳定由这些机制维持。我觉得这一点特别值得琢磨,地球从不是单一环节在工作,而是各个部分互相配合,既有阻挡也有补充,这种系统性的平衡,才让生命有了生存的基础。
地球不是封闭的闷罐子,太空与地球持续进行热量交换。太阳辐射给地表带来主要热量,地球自身的热量则通过地表辐射、火山喷发、温泉这些方式慢慢散出去。核心的高温再厉害,经过地幔隔热、对流搬运、地壳阻挡这三重关卡,传到地表的热量已经大大减弱。加上与太空的动态热量交换,生命生存的适宜范围是地表温度,一直稳定在合理区间。
![]()
那地球是不是也在悄悄呼吸?吸收太阳的热是吸气,释放自身的热量是呼气,一吸一呼之间就把温度稳住了。不像有些星球,要么没有这样的调节机制,要么调节失衡,要么冷到零下几百度,要么热到金属熔化,根本没法孕育生命。
液态铁核心不只是大火炉,地球磁场的发动机是液态铁核心。液态铁在核心里流动会产生电流,进而形成磁场。太阳风和宇宙射线被地球磁场挡住,要是没有它,大气层的剥离会被太阳风引发,液态水会蒸发干净,生命根本没法存活。所以别看核心温度高得吓人,它其实是地球生命的守护者之一。
![]()
科学家发现,更高的热导率可能存在于地幔某些矿物中,地球冷却的速度或许会比想象中快。但大家完全不用慌,以亿年为单位计算着地球的冷却速度。几十亿年后的事情,对人类文明来说太遥远了,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了解这个星球,珍惜它为我们创造的生存环境。
平时走在草地上,踩在水泥路上,很少有人会想到脚下几千公里处,有个滚烫的液态铁核心。可正是这个看似危险的核心,加上地球自身的调控机制,安稳的家园由地球为我们创造。那个遥远的液态铁核心与这些现象相关,比如看到火山喷发、温泉冒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