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印度人来华暴涨320%!抢饭碗非法滞留,年轻人要警惕了?

0
分享至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波克 编辑|波克

最近几个月,国内一线城市的地铁里、写字楼里、甚至外卖平台上,印度面孔突然多了起来。2025年第一季度的官方数据显示,印度来华人数同比暴涨320%,这个数字背后藏着什么?

深圳南山科技园的程序员小李跟我抱怨,他们公司今年面试了二十多个候选人,一半都是印度人,而且开价比他低两成。



上海的HR朋友说,最近一个月咨询移民的印度人比去年全年都多。广州酒店大堂里横七竖八睡觉的画面在网上疯传,外滩光脚坐地上的照片也刷屏了。这股突如其来的"印度潮"到底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年轻人的饭碗真的保不住了吗?

硅谷的今天,会不会是我们的明天

美国硅谷那边的情况其实挺值得咱们关注的。微软和谷歌这两家科技巨头的CEO都是印度裔,这事儿大家可能都知道。但你知道吗,这两家公司的中层管理岗位,印度裔占比已经超过40%了。

当地的美国程序员在网上发帖抱怨,说自己明明技术过硬,简历投出去却石沉大海。原因很简单,负责招聘的经理本身就是印度人,他们更倾向于招自己的老乡。

波音公司的案例更夸张,自从2021年那位印度裔CEO上任,短短四年时间,公司里的印度员工从1000人飙升到将近2万人。



德国法兰克福有家汽车企业,2024年来了个印度籍技术总监。半年时间,这位总监就以各种理由招进来11个印度老乡。当地德国员工私下里议论纷纷,说公司的技术部门快变成"新德里分公司"了。

澳大利亚悉尼有个社区超市,前年开始陆续换了几批员工。现在你走进去一看,从收银员到理货员,从顾客到保安,清一色的印度面孔。本地居民开玩笑说,自己去超市买东西得先学几句印度语才行。

阿联酋和卡塔尔的情况更极端。这两个石油富国的印度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本地公民。迪拜街头走十个人,可能有七个是印度人。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建筑工地上,印度工人占了工人总数的60%以上。



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某些街区,已经完全变成了"小印度"。店铺招牌全是印地语,餐馆卖的都是咖喱和印度飞饼,公园里周末聚会的都是印度家庭。当地加拿大人想在这些区域找个西餐厅都难。

数字背后藏着的就业危机

杭州一家外企的HR张姐跟我透露了个数据,2024年全年她收到的印度籍求职简历大概200份,2025年才过了不到一半,已经收到400多份了。这个翻倍的增长速度,让她感到有些措手不及。

深圳边检那边统计出来的数字更让人警觉。2025年前四个月,印度籍人员非法滞留的案件数量,比2024年同期增长了近50%。这些人拿着旅游签证入境,但根本不是来旅游的,而是直接在深圳、广州这些城市找工作。



上海张江高科的写字楼里,IT公司的印度工程师越来越多。有个在那边工作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楼下的便利店,下午三点左右会有一波印度顾客集中购物,买的都是咖喱粉、印度香料这些东西。

薪资方面的冲击才是最直接的。国内应届生程序员期望月薪普遍在2万左右,有经验的能到2.5万到3万。印度程序员的报价呢?1.6万到1.8万就能接受,直接比市场价低了15%到20%。



北京中关村有家创业公司的老板,去年招了三个印度工程师。他私下里跟朋友说,同样的活儿,印度人干得也不差,工资还能省下一大笔。这话传到公司里其他员工耳朵里,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

2025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突破了1222万,就业市场本来就卷得要命。现在又多了这么多愿意低价竞争的印度求职者,年轻人的压力可想而知。

外卖圈子里最近流传着一个"赚外快"的方法。有骑手发现疑似印度黑工的订单,不送餐先去举报,拿到的奖金有时候比跑一天外卖赚得还多。这个现象从侧面说明,非法务工的印度人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

上海移民机构的咨询量也能说明问题。2024年全年,来咨询的印度客户大概就几十个。2025年仅仅一个月,咨询量就涨了30%,而且大部分都是询问工作签证和长期居留的问题。

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化冲突

深圳地铁11号线上,有乘客拍到几个印度人直接在车厢里吃饭。手抓咖喱饭吃得满手都是,油渍蹭到座椅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旁边的乘客皱着眉头躲得远远的,但他们自己吃得津津有味,完全没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广州某四星级酒店的大堂,保安发现有五六个印度人直接躺在沙发上睡觉。脚搭在茶几上,鞋子脱了扔在地上,呼噜声此起彼伏。前台工作人员上前提醒,他们根本听不懂中文,也不理会。

上海外滩的景观步道上,有游客拍到一个印度男子光着脚坐在地上,旁边放着一双拖鞋。周围游客来来往往,他就那么旁若无人地坐着,还拿出手机自拍。



这些行为在他们自己的文化里可能很正常,但放在中国的公共场所就显得格格不入。问题在于,这些人来到中国之后,并没有入乡随俗的意识,反而把自己国家的生活习惯原封不动搬过来。

深圳某小区的物业最近很头疼。楼上搬来了几户印度人家,做饭的时候咖喱味道特别重,整个楼道都是那个味儿。楼下邻居投诉了好几次,物业上门沟通,但语言不通,效果甚微。

上海某写字楼的物业也遇到类似问题。印度员工在茶水间做饭,用的都是印度香料,整个楼层都弥漫着浓烈的气味。其他公司员工抱怨说,那个味道太冲了,影响办公。

这些文化差异单独看可能都是小事,但积累起来就成了大问题。关键是这背后折射出的态度问题——他们并不打算融入当地社会,而是想保持自己的生活方式。

办公室里的"老乡圈"越来越大

互联网圈子里流传着一句话:办公室只要来了一个印度人,很快就会来一帮印度人。这话听着像玩笑,但真实情况确实如此。

北京某互联网大厂去年招了一个印度籍技术主管,负责带一个小团队。今年这个团队扩招,他面试了十几个候选人,最后录用的五个人里,四个都是印度人。其他部门的中国员工私下里议论,说这个团队快变成"印度分部"了。

深圳某外企的研发中心,2024年只有两三个印度工程师。到了2025年中,印度员工已经增加到十几个。这些人下班后经常一起聚餐,周末也组织板球比赛,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小圈子。

上海某咨询公司的情况更典型。公司有个印度籍合伙人,他负责的部门这两年招的新人,清一色都是印度背景。中国员工想晋升到管理层,发现机会越来越少,因为上面的位置都被"老乡"占了。



这种现象不是个例。职场上的"老乡文化"本来就存在,但印度人把这个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他们之间互相介绍工作机会,互相推荐,形成了一张无形的关系网。

广州某科技公司的中国员工小王跟我抱怨,说他们组来了个印度组长之后,组里的氛围完全变了。印度同事之间经常用印地语交流,他们完全听不懂。开会的时候,印度组长经常征求其他印度员工的意见,对中国员工的建议却不太上心。

这种情况下,本地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不是说能力不行,而是在这个"老乡圈"主导的环境里,根本没有公平竞争的机会。

杭州某电商公司的HR透露,他们公司现在面试时特别谨慎,尽量避免某个部门的印度员工占比太高。因为有过教训,之前一个部门印度员工多了之后,整个部门都变成了"小团体",其他员工很难融入。

钻漏洞成了公开的秘密

外网上有不少印度博主专门拍视频,教人怎么到中国来。这些视频的播放量动不动就上百万,评论区里全是咨询具体操作的。内容包括怎么办旅游签证,到了中国之后怎么找工作,怎么延长停留时间,甚至怎么避开检查。

深圳罗湖有个职业介绍所,专门帮印度人找黑工。收费标准是介绍成功后收取第一个月工资的30%。这个介绍所表面上是正规的人力资源公司,实际上干的都是灰色业务。

广州某工厂的老板透露,他们厂里有几个印度工人,拿的都是旅游签证,工资给现金,不签合同。这样既能省社保,工资还能压得低。遇到检查的时候,就让这些人暂时躲起来。

上海某建筑工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工地上有十几个印度工人,干的都是重体力活,工资比中国工人低20%左右。包工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能省钱就行。



外卖平台上也混进了不少印度黑工。他们用别人的身份信息注册账号,戴着口罩送餐,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有骑手发现这个情况后去举报,平台核实后会封号,举报人还能拿到几百块奖金。

这些钻漏洞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签证管理规定,还破坏了劳动力市场的公平竞争。合法务工的人要缴税、交社保,黑工什么都不用交,成本当然低。这让守规矩的人吃亏,不守规矩的人占便宜。

深圳边检今年加强了检查力度,前四个月就查处了上百起印度人非法滞留的案件。但这只是冰山一角,还有多少人游离在监管之外,谁也说不清楚。

北京某律师事务所专门接过几个相关案件。他们发现,这些非法务工的印度人往往是有组织的,背后有专门的"蛇头"在运作。从办签证到安排工作,到提供住宿,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结语

这股印度来华潮来得又急又猛,背后是全球化浪潮下的劳动力流动。我们不反对正常的国际交流和人才引进,但前提是遵守规则、公平竞争。

用旅游签打黑工,压低市场薪资,搞职场小圈子,这些都不是正当竞争。年轻人现在面临的压力确实大,但慌张没用,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硬道理。守住规则底线,维护公平环境,这不光是为了我们自己,也是为了整个社会的长远发展。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出入境人员统计) 深圳市公安局边防检查站工作报告(2025年1-4月)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市场监测数据(2025年) 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2025年) 美国劳工统计局(U.S.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硅谷地区就业报告 阿联酋联邦竞争力和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 加拿大统计局移民数据报告(Statistics Canada Immigration Report)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美网炸裂,爱泼斯坦邮件公布,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X,还有照片

美网炸裂,爱泼斯坦邮件公布,特朗普给克林顿吹过X,还有照片

社会酱
2025-11-18 17:07:49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取消靠岸日本!爱达邮轮独家回应

观察者网
2025-11-19 21:03:09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联合国回应高市早苗言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4:17:06
施君豪勇夺男子200米冠军:想为梁小静老师争口气

施君豪勇夺男子200米冠军:想为梁小静老师争口气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3:26:08
王励勤颁奖沉默!陈梦大赢家,孙颖莎0冠,球迷却意外提到王楚钦

王励勤颁奖沉默!陈梦大赢家,孙颖莎0冠,球迷却意外提到王楚钦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11-19 23:05:04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石破茂卸任后直言:中日若开战,日本百分之百会亡国

丹徒生
2025-11-12 05:53:54
别只盯着琉球!山东埋着的外国国王,他的国家正在呼唤复国!

别只盯着琉球!山东埋着的外国国王,他的国家正在呼唤复国!

流云青史
2025-11-19 17:06:49
喻恩泰5年首更微博回应!这场婚变罗生门,三重反转后终见真章?

喻恩泰5年首更微博回应!这场婚变罗生门,三重反转后终见真章?

露珠聊影视
2025-11-19 23:22:13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中日一旦爆发战争,开打后2~3小时对日本很关键,或产生三大后果

墨兰史书
2025-11-19 03:50:03
中国队包揽冠亚军!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闭幕

中国队包揽冠亚军!首届世界无人机足球锦标赛闭幕

澎湃新闻
2025-11-19 19:40:27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法老不说教
2025-11-03 19:36:43
木村拓哉「iPhone13用4年」惊呆网!理由太真实…换新机反应掀共鸣

木村拓哉「iPhone13用4年」惊呆网!理由太真实…换新机反应掀共鸣

ETtoday星光云
2025-11-19 13:26:07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印共(毛主义)主要领导人被打死,印共(毛)是否到了穷途末路

小院之观
2025-11-19 10:14:33
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把所有邻国都得罪遍,还都是领土问题

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把所有邻国都得罪遍,还都是领土问题

扶苏聊历史
2025-11-18 17:47:25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第一个力挺中国的战友出现!只要日本敢出兵,立马使出一大绝招

南宫一二
2025-11-19 10:43:00
4人受伤,3首发不在,1小将很出彩!快船新首发仅23岁却值得信任

4人受伤,3首发不在,1小将很出彩!快船新首发仅23岁却值得信任

一登侃球
2025-11-20 00:07:36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普贤菩萨曾言:无名指超过食指的人,这一生注定有6件事躲不过

卡西莫多的故事
2025-11-13 09:54:48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不要低估日本先发制人击沉福建舰的威胁,应该学习美苏对日做法!

环球策论
2025-11-19 00:10:39
不费力逆转!湖人140-125爵士,看数据:他是头号功臣!

不费力逆转!湖人140-125爵士,看数据:他是头号功臣!

篮坛篮谈
2025-11-19 12:50:01
2025-11-20 02:07:00
双色球的方向舵
双色球的方向舵
一夜暴富不是梦
516文章数 73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数码
游戏
时尚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手机要闻

OPPO Find X9系列海外卖爆!销量接近上代2倍

数码要闻

猫头鹰黑化版散热器风扇来袭

我的小众XP,在“玩法正确”面前一无是处?

辛芷蕾的炸裂10分钟,让人大受震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