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里的十个人,退役队员们的第二人生,故事藏在她们的选择里。
2008年拍的国乒聚餐照最近火了。网上翻出照片时,网友说“她们怎么都变了”。确实,当年这十个小姑娘,现在都转行了。有人当校长,有人开公司,连结婚生孩子也各有各的路。我查了每个人的近况,发现她们都是把乒乓球这条路走到底,然后换了个活法。
陈梦现在在搞青训。她以前训练本上连脚踩线的位置都记着,东京奥运会决赛赢球也是靠这点。今年她办了个训练营,只招12岁以下的孩子,说练早才能量准动作。别人问她为什么这么拼,她说“把退路堵死,才能换轨”。
![]()
刘诗雯现在在跟赞助商谈钱。她手里的银行流水被拿去跟投资人比,把运动员奖金分成从5%提到12%。打了半辈子球,转行后还在跟人吵架,只不过这次是替年轻人争利益。她自己手腕打过钢钉,但还是拿了五个世界杯冠军。
丁宁现在当校长,把训练馆墙刷成薄荷绿。她招的学生得上文化课,家长问能不能考大学,她说“先学会输球再说”。以前她跪着领奖的样子大家记得清楚,现在她在教小孩怎么面对失败。
![]()
李晓霞开了个培训机构,还当上教授。她每天五点起床带娃跳绳,现在签售会都在球馆办。有家长问她为啥不进娱乐圈,她说“冠军只能代表那一下,老师能管学生一辈子”。
木子进了军队当教练。她以前打球用生胶打法,没人愿意陪练,现在带着战士跑五公里。全国军事锦标赛包揽三金那次,颁奖升旗时她敬礼比谁都标准。
![]()
武杨开了两家公司,还做回名誉教练。她卖地板专门给学校铺粉色的,说这样女孩愿意来打球。山西体育局找她合作,她非要把球台捐给山区。
冯亚兰回武汉带孩子队。家长追着要成绩,她每天发训练视频,就写“今天快0.1秒”。三个月后孩子正手速度提了八帧,家长全不说话了。
![]()
文佳做了个乒校校长,每年收三百学生。家长凌晨四点排队报名,她问一句“接受孩子输一个月吗”,能答应的才能进。今年评上全国十佳,奖金全改成奖学金。
李晓丹生了二胎,朋友圈晒娃不晒成绩。当年全队送她结婚,现在她抱着孩子说“数尿布比数比分轻松多了”。
![]()
朱雨玲去了澳门队打比赛,时间改到早上六点。她说太阳没出来,球台不会烫手。前阵子订婚,喜帖做成球票,扫二维码能看到他们认识的过程。
照片里的人换了赛道,没人重复老路。有人说她们找到了新人生,其实都是自己选的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