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发烧、咳嗽,就随口说“我感冒了”,但如果症状是突然高烧、浑身酸痛、乏力到抬不起胳膊,那很可能不是普通感冒,而是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
流感相关并发症死亡的人数逐年增加,并非因为医疗手段落后,而是太多人将其当作“重感冒”对待,拖延成重症才就医。
![]()
先把“什么是流感”说清楚:
它不是普通的“着凉”,而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和普通感冒的“鼻病毒、冠状病毒”完全不是一回事。流感的特点很鲜明:发病急、症状重、传染性强,症状通常是“全身性的”——比如突然烧到39℃以上,伴随肌肉酸痛、头痛、乏力、干咳,而普通感冒更多是“上呼吸道局部症状”,比如流鼻涕、打喷嚏、低烧,浑身酸痛的感觉很轻。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人得了流感几天就好,而有些人却发展成肺炎、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衰竭?关键不在于病毒有多“毒”,而在于我们是否在早期就采取了正确的应对方式。
![]()
先说“3不做”。
第一,不要硬扛不吃药。很多人认为“扛过去就有抗体”,结果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甲流早期(发病48小时内)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可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第二,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甲流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反而破坏肠道菌群,降低免疫力。只有合并细菌感染(如咳黄痰、高烧不退超过5天)时,才需遵医嘱使用。
第三,不要带病上班/上学。甲流传染性极强,飞沫传播距离可达1-2米。硬撑不仅加重自身病情,还可能传染给家人、同事或同学,尤其老年人、孕妇、儿童和慢性病患者是高危人群。
![]()
再说“2多吃”。
第一,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蔬果(橙子、猕猴桃、西兰花等),有助于增强呼吸道黏膜抵抗力,减轻炎症反应。
第二,多摄入优质蛋白和水分。蛋白质(如鸡蛋、牛奶、瘦肉)帮助修复受损组织;充足饮水(每天1.5-2升)可稀释痰液、防止脱水,尤其高烧时更需补充。
![]()
最后是“1关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这是预防甲流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很多人觉得“去年打了今年就不用打”,但流感病毒变异快,每年疫苗都会更新。建议每年10-11月前完成接种,尤其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儿童和孕妇应优先接种。
甲流的“狡猾”之处在于,它初期症状和普通感冒相似(发烧、肌肉酸痛、乏力、干咳),但进展更快、症状更重。一旦出现持续高烧(>39℃)、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等情况,必须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
记住:流感不是“扛一扛就过”的小病,它可能引发心肌炎、脑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预防胜于治疗,科学应对才是关键。
别等重症了才后悔——今天的疏忽,可能就是明天的危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