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喊着“战力碾压福建舰”,账本却连电磁弹射器都未必买得起。
图纸画得比科幻片还炫,可自家首艘国产航母至今还没形成战斗力。
这到底是雄心壮志,还是战略焦虑下的硬撑面子?
![]()
大家好呀,小汉这篇观察,就从印度高调宣布“15年造出核动力航母”说起。
扒一扒这场“万亿豪赌”背后的真相。
最近有个消息挺热闹:印度海军现在“下饺子”了,不是包饺子,是造军舰。
![]()
据美国《福布斯》报道,印度海军正以每40天一艘的速度列装国产新舰或潜艇。
目前全国造船厂同时在建52个舰艇平台,目标是到2035年拥有200多艘战舰和潜艇。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中国前些年的节奏?
![]()
但印度这次不只想追数量,更想搞个大动作:
砸钱造核动力航母,还放话说要“领先福建舰十年”。
这事真能成吗?还是说,又是一次“口号比进度快”的典型操作?得从头捋一捋。
![]()
计划很猛,现实很骨感
印度这回要造的航母叫“维沙尔”号,排水量6.5万吨,用核动力推进,还配两套电磁弹射系统。
目标是搭载固定翼预警机、无人机、国产五代舰载机,甚至喊出“战力碾压福建舰”。
听起来确实高大上,但问题在于:这些技术,印度自己有吗?
![]()
先说核动力。印度确实有核潜艇,比如“歼敌者”级,用的是自家研发的80兆瓦反应堆。
但航母需要的功率至少150兆瓦以上,理想状态得190兆瓦。
![]()
印度巴巴原子研究中心正在搞一个190兆瓦的新堆,但官方说法是:
先装在核潜艇上试试,等成熟了再上航母。
换句话说,现在连试验都没做完,离装舰还远着呢。
![]()
再说电磁弹射。全球真正把这玩意儿用在航母上的,只有美国“福特”号和中国的“福建”舰。
印度想买美国的系统,美方也口头答应过,但关键细节一直没落地。
美国国会向来对高端军技出口卡得很死,就算卖,也可能附加一堆限制条款。
![]()
比如“不能用于攻击性任务”“必须接受美方监督”之类。
而且一套弹射器报价高达15亿美元,两套就是30亿,还不算后续维护。
这笔账,印度军费扛得住吗?
![]()
舰载机更是老大难。印度现在主力舰载机是俄制米格-29K,故障率高得吓人,三年摔了7次。
国产“光辉”舰载版2023年才完成首次降落测试,航程短、载弹少。
连滑跃起飞都勉强,更别说适配电磁弹射了。
![]()
印度国产“光辉”战斗机的海军版本在航母上降落
他们规划的新机型TEDBF(双发舰载战斗机)和AMCA(五代机)。
一个还没首飞,一个连原型机都还在画图阶段。
![]()
印度公开的新一代双发舰载战斗机(TEDBF)模型
按印度军工的节奏。
等这些飞机真能上舰,恐怕“维沙尔”号早就变成博物馆展品了。
![]()
国产航母的“前车之鉴”
别看印度现在喊得响,其实它连第一艘国产航母“维克兰特”号都没玩明白。
这艘4.3万吨的常规航母,2009年开工,2022年才服役,整整拖了13年。
预算从最初的7亿美元一路飙到30亿,超支300%。
![]()
印度“维克兰特”号(左)和“超日王”号(右)组成的双航母编队
建造过程中,钢材不达标、发动机进口受阻、雷达系统整合失败,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虽然号称95%国产化,但核心部件燃气轮机来自美国和乌克兰,雷达来自以色列,舰载机靠俄罗斯。
连自动着舰系统都反复测试失败。
![]()
最尴尬的是,直到今天,“维克兰特”号都没完成舰载机满编部署,基本不具备完整作战能力。
一艘花了30亿美元、耗时十几年造出来的航母,连日常战备都难维持。
这种情况下还要直接跳级搞核动力+电磁弹射,无异于小学生刚学会加减法,就嚷嚷要解微积分。
![]()
更讽刺的是,“维沙尔”号这个项目早在2010年就提出来了。
中间多次调整方案,一会儿说用核动力,一会儿改成常规动力。
2019年还想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号的设计,结果2022年直接被官方宣布“搁置”。
![]()
印度此前曾与英国讨论引进“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的设计图,作为“维沙尔”号的设计基础
如今突然又复活,时间点恰好在中国福建舰完成电磁弹射测试之后。
与其说是技术准备好了,不如说是战略焦虑上头了。
![]()
野心背后,全是算盘
印度为啥非要在这个节骨眼上推核航母?表面看是为了“三航母战略”:
东边守孟加拉湾,西边控阿拉伯海,中间留一艘轮换。
但深层原因,其实是内外双重压力下的政治表演。
![]()
对外,中国海军这几年进步太快。
辽宁舰、山东舰已形成战斗力,福建舰已经服役,004型核动力航母也在传闻中。
印度作为长期自诩“印度洋主人”的国家,眼看邻居在航母领域全面超越,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
尤其福建舰用了电磁弹射,等于跳过了蒸汽弹射阶段,直接进入下一代航母行列。
印度要是再不拿出点“硬货”,在地区话语权上只会越来越被动。
![]()
对内,莫迪政府正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失业率高企的压力。
推出一个“史上最大国防工程”。
既能拉动200多家本土企业订单,又能塑造“强国形象”,为2026年大选加分。
![]()
所以你看,路线图一公布,配套宣传立马跟上:
“亚洲首个核动力航母”“国产五代机上舰”“战力碾压福建舰”……
口号一个比一个响,就是没人提具体怎么解决技术断层。
![]()
但现实很残酷。
印度军工体系最大的问题是“拼凑式发展”。
雷达买以色列的,发动机靠美国的,舰体自己焊,软件靠外包。
![]()
这种“万国牌”模式,在常规装备上还能凑合。
到了核动力航母这种高度集成的系统工程里,几乎注定会翻车。
就像你拿不同品牌的手机零件拼一台新手机,就算每个零件都是正品,也不代表能开机打电话。
![]()
更麻烦的是资金。
印度2023年全年军费约720亿美元,要养三军、应付边境冲突、采购武器。
还要推进陆军坦克、空军六代机、海军核潜艇等多个大项目。
![]()
“维沙尔”号预估造价至少60亿到100亿美元,还不算后续几十年的运维费用。
这笔钱从哪来?靠“印度制造”省下来的成本?
别忘了,“维克兰特”号号称国产,结果成本翻了四倍。
![]()
梦想可以有,但别活在梦里
印度想当印度洋霸主,这心思不难理解。
地理位置摆在那儿,95%的贸易走海运,谁控制了印度洋,谁就捏住了它的命脉。
![]()
但海军强国不是靠喊口号建成的,而是靠完整的工业体系、扎实的技术积累和靠谱的项目管理。
中国造航母,是从改造“瓦良格”号开始,一步步摸清设计、建造、测试、训练的全流程。
舰载机从苏-33仿制起步,再到歼-15成熟,如今歼-35上舰,每一步都踩在实处。
![]()
而印度呢?70年前买了第一艘航母,到现在连滑跃起飞都还没完全吃透。
就想一步登天搞核动力+电磁弹射,风险实在太大。
![]()
当然,印度也不是一点机会没有。
如果它能放下“国产执念”,老老实实先造一艘“维克兰特”号的改进版。
用常规动力+蒸汽弹射过渡,同时集中资源攻关舰载机和预警体系,或许十年后真能具备区域拒止能力。
![]()
但现在这条路,更像是为了面子硬撑的豪赌。
至于“领先福建舰十年”?福建舰刚正式服役,印度就开始吹十年后的事,未免太早。
毕竟,在军工领域,说得越满,往往摔得越惨。印度过去几十年的装备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