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中国人对于奥运会,还是有些执念在的。粤港澳三地同办的第十五届全运会还在进行中,不少国人就已畅想到了11年后的2036,粤港澳三地可以共同举办第36届夏季奥运会。个人觉得,这事有门儿,最大负面因素,大概就是8月的高温了。
![]()
一、团结,对粤港澳很重要
北京奥运会展示了什么叫团结就是力量,从2001北京申奥成功到2008奥运会成功举办,全国人民都团结在奥运会的大旗下,等着办好一届奥运会,在国际上扬眉吐气。团结,对于粤港澳相当重要,无论是在2025还是在2036。历史原因,港澳政治经济体制本就和内地有所区别,加之香港前几年的乱局,深化了香港和内地之间不必要的隔阂。这种隔阂的存在,无疑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阻碍。至于国家的大局上,提出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是整合三地资源共同做大做强,另一方面是加速港澳两地的“二次回归”。毕竟,短时间让香港“回归”狭义上的广东省不现实,但是以粤港并列的名义,让香港“回归”大湾区这心理障碍就小得多了。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大湾区是广义上的广东省。可以适当想象,大湾区早晚会扩容至广东全省。那时候,就真正意义上的香港回归广东了。
![]()
二、11年筹办时间,对粤港澳很合适
大型体育赛事,本身具有超出体育赛事的宣传效应。现阶段,粤港澳地区举办了一场国内的全运会,算是在国内把大湾区的旗号打响了。如果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名号推向国际的话,显然就需要一场国际化的奥运会。而且,2036的时间契机也相当合适。11年的时间,以共同筹备奥运会的名义,粤港澳三地可以在很多方面互联互通,加速三地在大湾区的名义下找准自己的定位,完成区域内的分工。同时,在铺天盖地的持续宣传下,也会让三地居民对大湾区这个地理名片产生归属感。
![]()
三、最大变数,是8月的高温
至于国内传出申办2036奥运会的种子选手,无论是川渝还是上海,显然都不具备粤港澳大湾区申奥“民心所归”的紧迫性。反正日子还长,以后再申再办就好了。当然,2036年之后,国内下一场奥运申办地最大的种子选手,有可能是台湾加台湾母省福建的组合。至于奥运会举办燃烧经费的事情,其实本质上都不算大事,毕竟该趟得雷,西方国家都已经给趟过了,中国大可以节俭到抠搜地办奥运,也不用担心国际上有多少杂音。所以,粤港澳三地申奥的最大阻碍,就是8月的酷暑。大湾区全运会选在11月举办,也是要避开广东的酷热。可21世纪以来的历届夏季奥运,都是在7-8月举办的。要知道,这个时间段的广东,掉个鸡蛋到地上立马变煎蛋。当然,也要看奥委会在找人接盘办奥运这件事上急不急,毕竟奥运会在11月举办也不是没有先例。
总的一句话,粤港澳大湾区奥运会申办,这件事有门儿,而且概率不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