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闻1: 微软称AI行业缺乏足够电力供应,或导致大量GPU只能放置在仓库
近日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与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一起接受了访问,其中谈到了人工智能(AI)行业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也回应了上周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的一些说法,即关于未来两到三年内不会出现计算性能过剩的可能性。
![]()
据TomsHardware报道,Satya Nadella表示在当前的特殊时期,需求和供应的周期是无法预测的,关键是长期趋势是什么。现阶段微软遇到的最大阻力不在于是否计算性能过剩,而是缺乏足够电力供应。如果供电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新建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那么就可能出现一堆GPU只能放在仓库里,实际上无法正常使用,所谓的数据中心也只是空壳建筑。
事实上,过去两三年里不时有专家谈到了这个问题,虽然大家更多地讨论如何解决GPU供应短缺,但是不少科技公司还选择投资研究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的,以便在建设规模更大的数据中心时,可以保证足够的电力供应。
除了供电问题外,Satya Nadella和Sam Altman还讨论了更先进消费类硬件投放市场的可能性。如果某天有一台消费类产品,以更低功耗实现完全本地运行新型AI模型,那么会让那些大量投资建造大型集中式计算堆栈的人感到害怕,这是不少公司在将数十亿美元押注于大型AI数据中心时必须承担的另一个风险。
原 文 链接:https://www.expreview.com/102531.html
当全球都在为AI的爆发式增长欢呼时,微软抛出的一则警告,为这场狂热浇下一盆刺骨的冷水——AI行业正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的严峻桎梏,这不是暂时的产能短缺,而是足以扼住行业喉咙的致命瓶颈!据微软官方披露,当前全球AI算力扩张速度已远超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即便科技巨头们囤积了海量GPU,这些耗资千亿的“算力巨兽”也可能因电力支撑不足,被迫尘封于仓库,沦为毫无价值的铁壳。这背后是AI数据中心几何级飙升的电力需求与老旧电网改造滞后的尖锐矛盾,一场“有电才有算力”的生存之战,已悄然打响。
新 闻2: “AI 热潮”导致美国多地电费上涨,参议员指责白宫“办事不力”
11 月 11 日消息,据美国 CNBC 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多名民主党参议员指责白宫推动 AI 数据中心快速审批以及反对可再生能源政策,导致美国部分地区电价上涨。
康涅狄格州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佛蒙特州参议员伯尼・桑德斯等人致信白宫和商务部,要求说明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护消费者免受大型数据中心的冲击。
![]()
民众对电价上涨的压力感知越来越明显。参议员批评白宫与 Meta、Alphabet、Oracle 和 OpenAI 等科技公司的紧密关系,以及政府对这些公司数据中心扩张计划的支持。
参议员在信中写道,政府未能阻止这些新数据中心因新增商业用电需求,从而推高电价,并指责白宫反对太阳能和风能发展,加剧了问题。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白宫在声明中将电价上涨归咎于此前拜登政府及其可再生能源政策。
科技行业 AI 计划快速扩张。例如今年 9 月,OpenAI 与英伟达在 9 月签署协议,建设总容量达 10 吉瓦的数据中心,用于训练和运行 AI 应用,总量相当于2024 年纽约市夏季用电峰值。
这些扩张计划引发对电力供应是否充足以及新发电成本由谁承担的质疑。目前,太阳能和储能是能够最快投入使用以满足需求的可再生能源。
能源信息署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美国零售电价同比 2024 年同期平均上涨约 6%,但各地区价格差异较大。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96635.htm
电力危机早已穿透行业壁垒,演变为刺痛民众的民生痛点!美国多地近期集中爆发电费暴涨潮,而罪魁祸首正是疯狂扩张的AI数据中心。巨型数据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转的高功耗,直接挤占了民用电力资源,迫使电力公司上调电价,普通家庭的用电成本凭空增加10%-15%。这一现象引发美国参议员的尖锐指责,直指白宫对科技巨头的电力管控形同虚设:“当亿万民众为电费账单发愁时,身价万亿的科技公司却在无节制吞噬公共电力资源,这是对民生的公然漠视!”一场关于“AI发展与民生权益”的激烈博弈,已摆上美国政府的议事日程。
新 闻3: 用户流失 8%:维基百科喊话 AI 公司,停止“白嫖”、请付费
11 月 11 日消息,维基媒体基金会(Wikimedia Foundation)昨日(11 月 10 日)发布公开声明,敦促人工智能(AI)公司停止通过网络抓取方式获取维基百科内容,推荐使用其付费 API 产品 ——“维基媒体企业平台”(Wikimedia Enterprise)。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维基媒体基金会(维基百科的运营组织)近日正式向 AI 行业发出呼吁,希望开发者能够“负责任地”使用其庞大的知识库。基金会明确提出两项核心要求:
第一,停止使用自动化程序直接抓取网站数据,因为这种行为严重消耗其服务器资源;
第二,转而采用其专为大规模数据使用设计的付费产品 ——“维基媒体企业平台”。此举旨在建立一个更可持续、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
维基百科发出这一呼吁的背后,是其正面临的生存挑战。该组织近期发现,其网站在五、六月份出现的异常高流量,实际上源于大量试图伪装成人类用户的 AI 机器人进行的密集数据抓取。
在更新了机器人检测系统后,这一现象才被揭示。与此同时,维基百科的“人类页面浏览量”却出现了同比下滑 8%。这种趋势威胁到了维基百科的核心运作模式,即依赖公众访问来吸引新的志愿者和捐赠者。
![]()
为应对挑战,维基百科推广其“维基媒体企业平台”作为解决方案。这是一个采用自愿选择模式的付费 API 产品,它不仅为 AI 公司提供了稳定、高效的数据接入方式,避免了因直接抓取而给维基百科服务器带来的巨大压力,其商业收入将直接用于支持维基百科的非营利使命。通过这种方式,AI 公司在使用数据的同时,也为知识的创造与维护做出了贡献。
除了商业合作,维基媒体基金会还着重强调了“内容归属”的重要性。基金会认为,为了让公众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平台必须清楚地标明信息来源。
对于使用维基百科内容训练或生成结果的 AI 模型而言,提供明确的来源归属,是对背后数百万人类志愿者贡献的基本尊重。如果访问量持续减少,志愿者和捐赠者的生态系统将受到侵蚀,最终损害这个全球最大在线百科全书的内容质量与更新速度。
原文链接:https://m.ithome.com/html/896460.htm
如果说电力是AI的“血液”,那么优质内容便是AI的“根基”——而如今,这一根基正遭遇前所未有的侵蚀!维基百科近期发布的用户流失报告触目惊心:平台活跃编辑者较去年同期锐减8%,而背后的核心原因,是AI公司长期、大规模的无偿内容掠夺。作为全球最大的免费知识共享平台,维基百科的海量数据被AI公司用于模型训练,却几乎没有任何机构愿意为这份“知识投喂”支付合理报酬。忍无可忍的维基百科终于发声,向所有AI公司发出最后通牒:立即停止公然“白嫖”,建立公平的内容付费机制,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捍卫权益!这声呐喊,揭开了AI行业“只索取不回报”的伦理伤疤。
从GPU因缺电闲置的行业困境,到电费暴涨的民生阵痛,再到版权掠夺的伦理危机,AI狂潮裹挟的三重危机,早已不是单一领域的局部问题,而是关乎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性挑战。狂热的增长背后,是时候停下脚步正视:没有坚实的能源支撑、没有民生的价值平衡、没有公平的版权生态,再迅猛的AI浪潮,终将因根基不稳而退潮。唯有直面危机、破解矛盾,AI行业才能真正行稳致远!
买电脑讨论群:386615430
电脑吧评测室官方一群:798545305
文章转载自网络(链接如上)。文章出现的任何图片,标志均属于其合法持有人;本文仅作传递信息之用。如有侵权可在本文内留言。
引用文章内容与观点不代表电脑吧评测室观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