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协议生效后的加沙,19万公吨救援物资排队入境,70万失学儿童等待重返课堂,140万居民急需安全饮水。
但支撑这一切的核心机构,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却正遭遇成立 76 年来最严峻的生存危机。
美国主导的停援浪潮、高达2亿美元的预算缺口、以色列的运营禁令,三重压力之下,这个服务500万巴勒斯坦难民的 “生命线” 机构,已走到 “发不出12月工资” 的悬崖边缘。
这场始于政治指控的资金风暴,最终正在反噬最脆弱的平民群体。
![]()
危机的导火索始于2024年1月的一场舆论风暴。
以色列突然指控12名UNRWA员工参与了2023年10月7日的袭击事件,尽管UNRWA第一时间解雇涉事人员并启动独立调查。
美国仍率先宣布暂停长期援助,英国、德国等十余个国家迅速跟进,合计冻结资金达4.5亿美元,占该机构年度预算的近一半。
这一决定引发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震惊” 回应,直言 “加沙难民不应遭受集体惩罚”。
![]()
更关键的是,联合国独立审查小组2024年4月发布的最终报告明确指出,以色列始终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指控,所谓 “UNRWA 雇员关联恐怖组织” 的说法缺乏支撑。
即便如此,作为最大捐助国的美国仍拒绝恢复援助,国务卿马可・鲁比奥甚至公开宣称,UNRWA “不应在战后加沙发挥任何角色”,彻底关上了谈判大门。
政治博弈的代价,最终转嫁到了依赖援助生存的平民身上。
讽刺的是停火协议的达成不仅没有减轻UNRWA的负担,反而使其服务压力倍增。
![]()
据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OCHA)规划,停火后60天内,UNRWA需为210万饥民提供粮食援助、为50万高危人群提供营养支持、为70万儿童重建临时学校,服务范围较战前扩大30%。但资金链的断裂让这一切沦为空谈。
UNRWA 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在记者会上披露,机构当前全靠短期现金流 “拆东墙补西墙”,11 月工资尚能勉强支付,12 月则完全没有着落。
最新预算报告显示,2025年第四季度至 2026 年第一季度,机构预算缺口将高达2亿美元,而2026年修订预算已被压缩至32.38亿美元,较2025年下降15.1%,创下近年新低。
“我们一边要承接更多救援任务,一边要面对资金不断缩水,这是致命的矛盾”,拉扎里尼无奈表示。
![]()
在人道主义危机持续恶化的压力下,部分国家开始重新审视停援决定。
2024年3月,瑞典率先宣布恢复资助,拨付首笔2000万美元援助,同时要求UNRWA接受独立审计以加强监督。
随后欧盟解冻5000万欧元拨款,加拿大、爱尔兰等国也相继恢复援助,挪威更是坚持未中断资金,强调 “不能因个别人员问题否定整个机构的价值”。
但这些零散援助远不足以填补4.5亿美元停援造成的窟窿。
![]()
目前UNRWA在巴勒斯坦领土仍维持着 1.2 万名本地员工,他们在国际员工撤离的情况下,承担着教育、医疗、物资分发等核心职能。
数据显示过去两年该机构提供了1500万次基础医疗咨询,每天仍有1.4万人依赖其诊疗服务,加沙战争期间更是为7.5万人提供庇护所。
除了资金危机,以色列的封锁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救援难度。
自指控爆发后,以色列禁止 UNRWA 在其境内开展任何业务,导致救援物资运输路线被严重切断,加沙地带的粮食救助和物资分发能力下降超 60%。
![]()
尽管停火后以色列批准扩大援助规模,打通的运输通道累计可输送 19 万公吨物资,但相较于 210 万饥民的粮食需求、140 万居民的饮水缺口,仍只是杯水车薪。
更严峻的是加沙的公共卫生体系已濒临崩溃。
UNRWA 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合作推进的疫苗接种计划,因资金不足面临中断风险,而冲突导致的人口密集居住环境,极易引发疫情大规模扩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