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锚定《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目标的核心载体。在包头市昆都仑区的教育沃土上,数智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11月12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教学研究室指导的“数智赋能教学创新,技术引领教研变革”教学观摩暨自治区教研员跟岗研修实践活动,在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民西校区拉开帷幕。活动当天,与会者在斯庆校长的引导下,在红领巾讲解员的介绍中参观了学校稀土文化墙及课程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与创新的课程理念让大家眼前一亮。田蜜校长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与真诚的活动交流,迅速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
![]()
![]()
![]()
上午的活动以英语学科开篇,孙浩洋老师带来《Unit4 PartA Let’s talk》智慧课堂,借数智工具将语言情境具象化,让英语学习跳出书本边界;课后,钱红老师携英语教研组聚焦“科大讯飞智能评价系统”展开研讨,从数据诊断到教学改进,为学科教研注入技术动能,实现“课堂展示—工具应用—教研迭代”的闭环联动。
![]()
![]()
![]()
![]()
语文、数学、科学、信息学科接力呈现数智课堂:宝迪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以数字资源还原历史场景,让情感共鸣与理性思辨在智慧环境中交织;于泽洋老师的《温度》,借数智工具拆解抽象概念,让数学思维可视化落地;郭宇老师的科学课《摩擦力》、张恩玮老师的《初识人工智能》课,更以跨学科融合的形式,展现数智技术对探究式学习的赋能,多学科协同构建起“科科有智慧、课课有创新”的课堂生态。
![]()
![]()
![]()
![]()
下午的活动中,张鹤、张丹、李婧三位青年教师老师依托数智平台完成学科说课,以技术为桥打通“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效果反馈”的链路;张亚峰老师的数智赋能教学教研阶段性成果汇报,沉淀实践经验、梳理推进路径,为区域数智教育落地提供可借鉴的范本。最终,田蜜校长的总结点评高屋建瓴,锚定了数智教育“以生为本、技术为用”的核心方向。
![]()
![]()
![]()
此次活动,既是包头市昆区第一实验小学民西校区数智教育实践的集中亮相,也是自治区教研员跟岗研修的生动课堂。未来,昆区教育将继续以国家教育信息化方针为指引,让数智技术真正扎根课堂、赋能师生,在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步履不停,共育智慧教育新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