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2月31日正午,西沙珊瑚岛的瞭望哨里,值班的海防兵先听见螺旋桨的低沉噪音,才看见海天尽头一抹银白。几分钟后,直升机掠过礁盘,在碎珊瑚扬起的白雾中稳稳降落。机门开启,胡耀邦踏出机舱,身旁紧随总参作战部副部长张仲先。这是建国三十六年来,中央最高领导人首次踏访这片南疆礁屿,消息此前严格保密,岛上士兵直到当天清晨才知道“来了大首长”。
飞机尚未完全停稳,胡耀邦已挥手向迎候队列点头示意。他的第一句话直入主题:“哨所在哪个方向?”岛上领导本想请他先到休息室,他摆手拒绝。张仲先笑着补充一句:“耀邦同志说过,先看阵地,后谈其他。”短短几公里,步行便够,但胡耀邦坚持沿着碎石路慢慢走过去,他说要“真实感受脚下这层珊瑚的硬度和锋利”。风大,海面卷起浪花,士兵把风帽压得更低,胡耀邦却拉开外套拉链,与他们边走边聊食堂伙食、淡水配额。
哨所的平台被海风吹得咯吱作响,瞭望镜向西指着七连屿方向。胡耀邦俯身透过目镜,久久未语,忽然问:“最近有没有陌生船只靠近?”值班兵迅速回答,语气干脆。胡耀邦点头,转身对随行摄像说:“把人拍全,把环境也拍全,这是守岛人的舞台。”在场几十号人同时笑了,那笑声里带着盐粒味。
离开哨所,他拐进四连的小菜园。土地是从海南本岛一袋袋运来的红壤,厚度不足二十厘米,却长出了半人高的大白菜。胡耀邦蹲下,拔出一根萝卜,泥极少,几乎全是碎珊瑚粉。“了不起,土薄情厚。”他随手擦去灰屑递给菜园班长,眼中尽是赞许。
午餐安排在二连食堂。简陋屋顶上挂着震荡弹片留下的排孔,室内却弥漫着辣椒炒肉的香气。炊事员朱瑞生给领导盛了满满一碗面条,辣油浮面。胡耀邦尝了两口,颇为满意:“这味道让我想起长沙坡子街。”桌旁士兵相视而乐,那一刻节日气氛才彻底铺开。
![]()
岛上文化生活单调,电视节目录到一个月前就算及时。座谈会上,胡耀邦记下“现场收看能力弱”一行字,交代工作人员回京即办。张仲先在旁提醒:“西沙气候,天线易腐。”胡耀邦点头:“条件再难,信息也要上岛。”
短短三个小时,他把营区转了大半。下午四点,直升机再次起飞,目标永兴岛。离珊瑚岛时,他拍拍仍在转动的机门:“西沙是南海的眼睛,眼睛要亮。”一句话被风吹散,却被记在不少士兵心里。
永兴岛植被茂密,路旁椰树高过营房屋脊。招待所简陋,但能听见树林里黄脚鹬的叫声。岛上干部带胡耀邦看存粮仓、防潮库和淡水井,他频频询问补给周期、医疗设备。夜里零点,海风突然加大,雨点敲击窗框,岛上灯塔光圈在黑暗中晃动,刚好衬出跨年味道。
元旦清晨,风浪减弱。胡耀邦拿出从北京带来的两把黑土,埋在招待所院子,栽下一株椰苗。他说土不多,心意不少。随后在礼堂与两百多名军政干部碰面。发言不长,却句句硬核:主权问题寸土不让,发展任务一刻不能松;守岛部队不靠口号,靠纪律和担当。他提到四个现代化,也提到渔民转产、岛礁基建、海监巡逻,逻辑清晰,节奏很快。
会后,还有十几分钟就要登机。炮营营长覃吉祥拎着木盒走来,敬礼后递给胡耀邦。“营长,这是?”胡耀邦接过木盒,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朵白得发亮的海石花和一枚虎斑贝。覃吉祥声音洪亮:“首长,这两样东西要潜到四五米才摸得到,代表我们西沙兵的心。”胡耀邦端详良久,说了句:“比北京的雪还干净。”随后合起盒盖,郑重放进行囊。
直升机旋翼渐快,砂石飞扬,士兵列队挥手。机舱窗里,胡耀邦回望礁盘,右手高举,动作坚定。数秒后,银白色机身升空,向北飞去,留下一串螺旋桨打出的白雾。珊瑚岛与永兴岛再次恢复平静,留下满岛兵心里的热度,却一直延续到今天。
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