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和政治存在非常大不确定性,但人口却是最容易预测的因素,也将决定性影响经济和政治地位,人口是国家一切爆发力的基础基因。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认知维度差异
当发展中国家为生存苦苦挣扎时,发达国家则是人均拥有充足生存资源,大萧条时的美国人每周都能吃到牛肉、看电影,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家仍非常奢侈。于是就会出现两者关于人口的最大认知差异——吃饱饭都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把人口看成负担,发达国家则把人口看成资源,负担是消耗国家资源,资源则创造新的国家资源,犹如贷款和存款之差别。
![]()
二战后人口大国排名分别是中国人口约5亿,印度加巴基斯坦、孟加拉人口约4亿,苏联人口约1.8亿,美国人口约1.4亿。待到1970年,中国约8.2亿人口,印度、巴基斯坦、孟加位约5.5亿,苏联约2.4亿,美国约2亿。
1970年,美国出生人口370万,中国约2700万,印度约2000万,意味着持续几十年后,将出现美国人口5-7倍数量的国家,是另一个数量级的巨大差异,将同抢占矿产和国际政治地位,也将挑战美国霸权,尼克松在1974年指示研究世界人口增长对美国安全和海外利益的影响。
其时美国的行动比理论更早,福特基金会捐款于1956年在印度设立人口研究中心,在1960年终于把“国家计划生育”推入印度国家方程,还有洛克菲勒三世等推进发展中国家节育,美国政府于1969年推动成立联合国人口基金会,把人口控制列为全球治理议题。
2、扼杀发展中国家出生人口
吴越争霸是最精彩的人口战略,越王花费21年一雪战败耻辱,不接受臣服直接灭了吴国,21年刚好是一代人长大的时间,其实是越国爆发出二三倍于吴国的新生人口,轻松一战而胜。
美国自然不可能像中印般爆发生育率,于是关键就在于如何止住超高生育率,只要逆转生育率趋势,就能减小人口差距。于是美国和世界银行以提供粮食和贷款为诱饵,使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在1975年-1977年强推绝育政策,超过800万人被强制接受绝育手术,国大党因此在1977年大选中失败,而且是国大党自印度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失败。
新政府得以因上届政府强推的绝育政策上台,美国推动的人口节育政策因此失败,因此印度得以成为第一人口大国。
福特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口基金会也成功进入本国,推动人口节育进入国家议程,联合国秘书长因控制人口成功而授予中印人口奖,虽然美国官方后来叫停对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资助,但本国趋势已成,以致后来的人口专家夸耀功绩说使本国少出生4亿人,反过来也就是杀死本应出生的4亿人。
3、人口是最大战略资源
世界现实是多国政府都想多生人口,就如同在一块公共草地上放羊,人多便会自动抢占更多草地,人少则草地剩余太多,引入外来的羊就成为现实,看印度人大量进入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实质是印度人成功登陆,用海量人口反向殖民曾经的宗主国。发达国家主动降低生育,反而为印度人腾空足够的生存空间,不得不说印度人赶上好时候,一百年前的美国则是立法和暴力禁止移民。
以出生人口来讲,最成功的当属印度,美国50年前扼杀印度人口的资助的确有远见,只可惜印度人不信那一套,美国人也只能望洋兴叹,终将在外迎接印度在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霸权挑战,在内则要面临印度人带去的文化冲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