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关键项目——西成铁路客运专线四川有限公司完成重要工商变更:
- 注册资本由约106.3亿元大幅增至148亿元人民币,增幅达39%
- 同步调整多位高管,法定代表人仍为王在广。
天眼查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5月,是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四川段的建设和运营主体,股东阵容堪称“国家队+地方铁军”组合:
- 中国铁路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铁路投融资平台)
-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国铁集团下属运营方)
- 蜀道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属交通基建主力)
- 四川西成客专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地方专项出资平台)
此次增资释放三大核心信号:
1.西成高铁后续工程或配套路网进入资金密集投入期
虽然西成高铁主线已于2017年全线通车,但其支线、联络线、站城一体化开发、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等配套工程仍在持续推进。此次近42亿元的资本注入,极可能用于:
- 成都枢纽扩能改造(如引入更多始发终到能力)
- 沿线车站TOD综合开发(含商业、住宅、物流)
- 安全监测系统升级与智能化运维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经营范围明确包含“房地产开发经营”,说明其正通过“以地养路”模式反哺铁路运营——这也是当前铁路投融资改革的重要方向。
2.强化省级资本话语权,推动“央地协同”深化
本次增资后,作为四川省交通“主力军”的蜀道投资集团持股比例有望提升,反映出地方政府在重大交通项目中从“配合者”转向“共建者”。这既有利于争取更多线路走向和站点设置的话语权,也能加速土地、审批等资源协调。
3.为成渝双城经济圈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提供运力保障
西成高铁是连接西北与西南的主动脉,日均开行列车超百对,客流常年高位运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速,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加密,既有线路面临扩容压力。增资或为未来增建复线、开行更多跨线车、提升货运兼容能力预留空间。
背后的国家战略:高铁不仅是交通线,更是经济线
西成高铁自开通以来,已彻底改变川陕两省时空格局:
- 西安至成都最快仅需3小时;
- 沿线汉中、广元等地文旅产业爆发式增长;
- 秦巴山区融入全国高铁网,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再度大手笔增资,表明国家对西部高铁网络“建好更要管好、用好”的长期承诺。148亿资本金不仅支撑物理轨道,更在夯实区域协调发展之基。
结语:
从106亿到148亿,数字背后是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持续加码。
当一列复兴号穿越秦岭隧道,它载着的不只是旅客,
还有成渝双城的产业联动、秦巴山区的振兴希望,
以及中国高铁从“骨架搭建”迈向“血脉畅通”的坚定步伐。
西成铁路的“增资”,实则是西部未来的“增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