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奇妙旅程中,总有一些意外的相遇让人猝不及防。近日,一则令人惊讶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一位女子在直播间花88.89元,竟买到了自己曾经捐赠出去的衣服,而衣服上那颗专属纽扣成为了确认身份的关键凭证。
故事的主人公是四川的黄女士。2025年初春,黄女士在整理衣柜时,翻出了一件白色蕾丝长袖上衣。只是左袖袖口的一颗水晶纽扣不见了,因为纽扣缺失,老板娘当时还给了优惠。后来,至亲长辈发现袖子扣不上,便在家随意找了颗普通纽扣缝上。看着这件有些瑕疵的衣服,黄女士便托朋友将它捐赠给了边远地区。直到有一天,黄女士无意间刷到一个直播间,里面正在售卖一件类似的衣服。一种难以言喻的直觉促使她以88.89元的价格将其买了回去。
当衣服寄到手中,黄女士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当她的目光落在那颗熟悉的普通纽扣上时,心中猛地一震。没错,就是它!这颗长辈亲手缝上的纽扣,成了这件衣服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也让黄女士确认,这件衣服正是自己先前捐出去的那件。
记者检索与梳理发现,类似的事件并不是偶然的个例。早先被曝光的旧衣回收项目借公益之名敛财,企业将捐出的旧衣倒卖牟利。
如今,这种倒卖链条更与直播带货结合,据宁夏三级政协调研发现,大量直播间所谓的“尾货孤品”“品牌样衣”,实则是经分拣处理的二手旧衣,商家通过“论吨收、按件卖”的模式赚取高额差价,此前央视曝光的调查更直指旧衣回收厂与直播间的直接供货关系。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流转”还潜藏多重危害。未经规范消毒的二手衣物可能携带细菌、霉菌,对消费者健康构成威胁;而直播间“以旧充新”的虚假宣传,既侵犯了消费者知情权,更透支着社会公益信任。当捐赠者的善意被反复利用,最终只会导致“爱心冷漠”。
来源:网络,此事件为真实事件,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