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德国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声称,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并随时准备协助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北约部队。
至少索尔弗兰克从言辞上看,德国军方高层对俄欧开战并不是讳莫如深,这种心态下欧洲很容易突破底线思维,加剧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甚至引爆俄欧战争。
好巧不巧的是,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也认为俄欧开战可能不是空谈,11月13日“看看新闻”报道称,武契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分析各种事实得出结论,欧洲正积极为与俄罗斯打仗做准备,担心事态会越走越远,悲观情绪下,武契奇只能说“希望是我判断错了”。
![]()
80万大军的造势:是真备战还是借题扩军?
最先抛出重磅消息的是德国联邦国防军联合行动司令部司令索尔弗兰克,他在11月初的一次军事会议上说,北约已经做好准备,一旦和俄罗斯发生冲突,能在180天内向俄罗斯边境部署80万兵力,而德国会成为这次兵力部署的核心后勤枢纽。
这话听着挺唬人,80万大军可不是小数目,相当于很多中小国家的全部军队规模了,而且还明确给出了180天的部署时间表,甚至连支撑这个计划的“德国行动计划”都摆出来了,说这份1000页的作战蓝图去年就起草好了。
![]()
要是光看表面,难免会觉得欧洲真的要和俄罗斯动真格了。毕竟德国为了这个计划确实在搞不少实际动作:高速公路、铁路专线在升级,就是为了能快速运重型装备,连A2高速公路上的霍亨瓦尔特大桥这种关键设施的安全问题都考虑到了;
医院在准备接收大量伤员,地铁站都规划着改成防空洞,连战时口粮都在储备;军费更是往上涨,不仅要把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提到2%以上,还规划了3770亿欧元的军费投入,甚至在立陶宛常驻了一个装甲旅,这可是二战后德国第一次在海外设永久性军事基地。
但仔细琢磨琢磨,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先不说80万兵力的凑集难度,北约有30多个成员国,要把这么多兵力从各个国家调出来,再集中部署到俄罗斯边境,光协调各国的意愿和后勤保障就够头疼的。
![]()
更关键的是,德国这个国家的特殊历史背景摆在那,二战的教训让欧洲各国对德国“再武装”一直很警惕,要是没有个合理的由头,德国想这么大规模扩军根本得不到其他欧洲国家的支持。索尔弗兰克的这番话,更像是给德国扩军找了个“正当借口”——你看,俄罗斯随时可能打过来,我们不加强军事力量不行啊。
而且北约内部本身就不是一条心。德国、波兰这些和俄罗斯地缘关系近的国家对俄态度强硬,但法国、意大利这些国家就不一样了,马克龙早就说过“不能把俄罗斯推向绝境,欧洲需要和俄罗斯对话”。
![]()
真要到了要和俄罗斯开战的地步,这些国家未必会跟着德国一起上。再说俄罗斯那边,虽然被西方制裁得够呛,但军事实力底子还在,尤其是手里握着六千多枚核弹头,北约真要动武,得掂量掂量后果。
所以说,这80万兵力的说法,更多是一种心理威慑,一方面是吓吓俄罗斯,另一方面是给德国自己扩军铺路,顺便凝聚一下北约内部的向心力。
武契奇的悲观预警:欧洲备战不是空穴来风?
就在德国军方放话没多久,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在11月13日接受“看看新闻”采访时的表态,让这种紧张氛围又升级了。他说自己分析了各种事实后得出结论,欧洲正在积极为和俄罗斯打仗做准备,虽然嘴上说着“希望是我判断错了”,但字里行间全是悲观。
![]()
可能有人觉得武契奇是不是太敏感了,但了解情况的人都知道,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塞尔维亚的处境很特殊,它是巴尔干半岛上唯一没有加入北约的国家,夹在北约成员国和俄罗斯之间,对欧洲的军事动向看得最清楚。其实欧洲和俄罗斯互相提防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俄乌冲突爆发前,双方就在边境部署兵力、搞军事演习,只是那时候大家还维持着表面的和平,没人敢把“开战”这两个字摆到台面上。
但现在不一样了,俄乌冲突已经打了这么久,双方的矛盾越来越深,欧洲对俄罗斯的制裁一轮接一轮,军事上的准备也越来越公开化。
![]()
除了德国的动作,其他欧洲国家也没闲着。波兰一直在增加军费,还从美国买了不少先进武器,在和俄罗斯的飞地加里宁格勒接壤的地方加强了防御;波罗的海三国更是把军队规模扩了又扩,还频繁邀请北约军队在境内搞演习。
这些动作武契奇都看在眼里,作为一个夹在中间的小国总统,他最担心的就是战火蔓延到自己家门口。要知道,巴尔干半岛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上次科索沃战争的伤疤还没完全愈合,要是俄欧真的开战,这里很可能再次成为战场。
![]()
不过武契奇的担忧虽然有依据,但也确实带着点小国的焦虑。欧洲虽然在做军事准备,但更多是“防御性”的,或者说是为了在和俄罗斯的对峙中占据主动,真要主动挑起和俄罗斯的全面战争,欧洲各国心里都没底。
毕竟俄乌冲突已经让欧洲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能源价格上涨、通胀高企,老百姓怨声载道,要是再打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经济能不能扛得住都是个问题。而且欧洲的备战更多是被美国推着走,美国为了遏制俄罗斯,一直想把欧洲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德国这些国家的强硬表态,多少也有给美国表忠心的成分。
![]()
俄罗斯的冷静回应:“中国不是盟友”的深层考量
面对欧洲这边的高调造势,俄罗斯的反应反而相当冷静。从克里姆林宫到俄罗斯外交部,反复强调“无意攻击北约”,一直在给紧张的局势降温。
最让人关注的是,在11月13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新闻稿里,拉夫罗夫在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中俄两国的合作是建立在不结盟基础上的,不针对任何第三国,也没有谁领导谁的说法,就是平等的相互信任关系。这话一出,一下子打破了西方炒作的“中俄联盟”论。
![]()
这也就意味着俄欧开战与否主要决定因素在欧洲一边,尤其是欧洲需要思考和落实,如何在俄乌冲突持续延宕、美英意识形态干预的情况下,通过缓和俄欧关系为双方设置一个安全边界,避免俄乌冲突外溢成为俄欧战争的导火索。
参考资料:武契奇:欧洲正积极准备与俄罗斯打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