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号上午,文华学院的校园被红枫染成了暖色调,“‘枫’韵华章”民俗文化节伴着秋日暖阳正式启幕。活动由文华学院共青团委员会主办、社团管理部承办,活动欢迎校内师生及游客共同参与。
![]()
枫染汉衣韵,非遗伴游园
学校汉服社学子身着各式汉服惊艳亮相,每款服饰均搭配图文解说牌,清晰标注对应朝代与工艺特点,呈现非遗的精妙。现场特设 “汉服文化咨询台”,由社团成员值守,为游客解答汉服形制演变等相关疑问。活动还打造了红枫主题打卡装置,搭配免费枫叶道具供游客拍照留念;设置了传统投壶体验项目,让游客亲身体验这一经典民俗;绕口令卡片呈现民俗语言内容,供大家开展趣味挑战。此外,新增“创意指印树” 项目中,游客可使用彩泥按压出 “树叶” 造型,同时可以留下体验感悟。这些环节均设有印章收集点,游客参与打卡集齐对应印章可兑换精美小礼品,进一步增添了参与乐趣。
![]()
枫映歌舞韵,非遗映眼帘
在热烈氛围中,现场精彩表演轮番登场。校舞蹈团率先带来扇舞表演,队员身着含传统纹样的红服,挥起橙黄渐变长扇,简化传统程式并融入现代节奏,尽显灵动韵味;紧随其后的是新潮歌舞表演,以现场红枫景观为天然背景,传递非遗与新潮的相遇魅力;当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核心非遗表演舞龙压轴出场,学生社团舞龙队手持传统工艺青绿彩龙,伴随铿锵鼓点进行表演,既保留 “盘旋”“腾跃” 等传统动作,又优化了节奏与走位,龙身金色纹饰在秋阳下格外醒目,尽显非遗文化的青春活力。
![]()
校园传非遗,共赴文化约
文华学院一直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建设里,开了传统文化选修课、成立了非遗相关社团,搭建起 “学生实践、校园承载、社会共享” 的桥梁。游客在活动区自己搭帐篷参与活动,还给出了真诚的建议,这正是学校和地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真实写照。
从汉服游园的步步生趣,到歌舞表演的古今碰撞,再到舞龙翻腾的青春张力,这场民俗文化节不是一次短暂的热闹,而是文华学院让非遗“落地生根”的又一次实践。学校将非遗转换成能触摸、能参与、能分享的生活片段——选修课的精彩体验、社团里的鼓点练习、校园里的文化市集,这些场景都为非遗文化传承接力。文华学院这场校园非遗文化体验,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写出属于青春和校园的独特故事。(通讯员:何金辉 胡婷 雷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