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城倒下,顿巴斯防线的命门被俄军击穿。
10月28日深夜,两架乌军“黑鹰”直升机在红军城西郊悄无声息地降落,11名特战队员握紧枪托,准备执行一场高风险机降渗透任务:夺回红军城核心区。刚一触地,俄军无人机就出现在头顶,密集炮火铺天盖地——短短几分钟,11名精锐特战队员全部牺牲。
![]()
乌军并未气馁,两天后又派出24名特战队员,再次突入红军城。结果依旧惨烈:一架直升机油箱被击中爆炸,另一架被迫硬着陆,机上人员伤亡殆尽。两次行动,35名特战队员无一生还。与此同时,俄军装甲洪流推进,红军城核心区易手——这场战役,彻底改变了顿巴斯战局。
红军城为何如此关键?首先,它是乌军在顿巴斯的“后勤枢纽”。M30、H20、H32及T0504四条主要公路穿城而过,两条铁路线在此交汇:一条连接乌克兰中部与南部,另一条直通“乌东四要塞”北部。长期以来,顿巴斯地区的补给都要先汇集红军城,再分发到前线各要塞。
其次,红军城位于乌东四要塞的侧后方。夺下红军城后,俄军无需正面攻克四要塞即可从侧翼突破,大幅降低自身伤亡,同时对乌军顿巴斯要塞群形成战略包围。换句话说,红军城一旦失守,不仅补给线断裂,乌军的整个防御体系都将岌岌可危。
回顾三年多的俄乌战争,战争态势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22年2月至6月末,俄军猛攻,乌军仓皇收缩,顿巴斯要塞群初步稳住战线。此阶段俄军快速推进北顿和卢甘斯克,前线兵力有限,未能完全拿下红军城。
![]()
第二阶段,2022年7月至2023年9月末,乌军转守为攻,在哈尔科夫、赫尔松方向取得局部胜利,“扎波罗热大反攻”更是一度让局势向乌军倾斜。俄军陷入兵力拉长、内部动荡的困境,攻克红军城的计划被迫搁置。
第三阶段,2023年10月至2025年1月,双方互有攻守。俄军兵力恢复到60万以上,乌军在多次反攻中损失惨重。西方援助因其他国际冲突分流,对乌克兰支持减少,俄军开始重新对红军城及周边区域施加压力。
第四阶段,2025年至今,美国对乌援助大幅收紧,乌军战力持续削弱。俄军趁势发动红军城战役,逐步攻克核心区,米尔诺格勒被四面包围,红军城地域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从战略上看,红军城的失守意味着乌军顿巴斯防线的命门被打穿。长期以来,乌军依托红军城和乌东四要塞构筑了一条坚固防线。现在核心枢纽倒下,乌军的防御能力将大幅下降,补给效率急剧降低,其他防线也随之岌岌可危。
这不仅是一座城市的失守,更是整个顿巴斯战局的质变。三年多来,俄军在要塞群泥潭中艰难推进,乌军靠着防御体系与西方援助形成相持。红军城一旦落入俄军手中,顿巴斯要塞群的骨架被击破,俄军将获得继续推进顿巴斯甚至北乌前线的战略优势。
简而言之,红军城倒下,不只是前线的战术胜利,而是乌克兰战略防线的崩塌。战争的天平,正在迅速向俄方倾斜。
未来数周,红军城的失守将成为顿巴斯战局的分水岭。乌军若不能迅速调整后勤与防线,其在东部的防守将进入全面被动状态。俄军则可能借此优势,打通侧翼,向乌东四要塞发起决定性攻势——顿巴斯的最终走向,也许将在这里揭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