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贵高原的褶皱深处,曲靖宛如一颗镶嵌在滇黔咽喉的明珠,以“滇黔锁钥”的独特区位,串联起云南与中原腹地的千年商脉。这座拥有2400余年建城史的城市,不仅是云南第二大经济体,更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倡议交汇的关键节点。在现代化产业浪潮的激荡中,曲靖正以“3+6+2”现代产业体系为强劲引擎,以文旅融合为鲜活血脉,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奔跑,书写着从工业重镇向区域枢纽华丽转身的时代篇章。
一、产业升级: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范式革新
传统产业涅槃重生
作为云南重要的工业基地,曲靖正推动“老三样”(烟草、能源、冶金)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度转型。云南驰宏锌锗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将铅锌冶炼综合能耗降至行业标杆水平的80%,单位产品碳排放减少30%;云南铝业建成全球首条全流程智能化铝箔生产线,运用先进的轧制工艺,使产品厚度突破0.0045毫米极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于高端电子、新能源等领域。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至28.6%,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兴产业集群崛起
在曲靖经开区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上,绿色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隆基股份单晶硅片产能突破80GW,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其先进的切片技术和高效的生产效率,为全球光伏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德方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年产能达34.5万吨,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稳定的质量,供应全国40%的新能源汽车电池需求,成为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2023年,新兴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较2020年增长5.8倍,成为推动曲靖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创新生态蓬勃发展
曲靖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建成云南省硅光伏绿色制造等5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与昆明理工大学共建“珠源先进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汇聚了一批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和创新团队。2023年,全市研发投入强度达2.1%,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300家,专利授权量增长47%,其中发明专利占比提升至18%。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为曲靖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二、文旅融合:从资源禀赋到品牌塑造的深度蝶变
全域旅游格局初成
曲靖依托“珠江源”“爨文化”“火把节”三大核心IP,精心构建“中部康养、南部休闲、北部文化”三极联动的全域旅游格局。罗平油菜花海与喀斯特峰林交相辉映,形成“地上金黄、地下溶洞”的立体景观奇观,2023年吸引游客超800万人次,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九龙瀑布群通过声光电技术的巧妙改造,打造出“飞瀑流光”夜游项目,让游客在璀璨的灯光中感受瀑布的壮美与神秘,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3万人次,成为曲靖旅游的新亮点。
旅居经济创新突破
凭借夏季19.7℃的平均气温和宜人的气候条件,曲靖成为全国避暑旅居的热门目的地。2023年夏季,中心城区接待省外旅居游客200万人次,带动房地产租赁市场增长65%,旅居经济成为曲靖经济增长的新亮点。马龙区张安屯村通过“民宿 + 农耕体验”的创新模式,将闲置农房改造成特色民宿,让游客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实现空心村向旅居小镇的华丽转型,村民人均年收入从8000元增至3.2万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文化赋能成效显著
曲靖深入挖掘爨文化资源,建成全国首个爨文化数字博物馆,运用3D建模、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生动还原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的原始风貌,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爨文化的独特魅力。2023年,大型花灯剧《石榴花红》以精湛的表演和深刻的主题,获云南省新剧目展演优秀奖;本土电影《烈火岁月》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和精彩的画面,入选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扶持项目,进一步提升了曲靖文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区域协同:从交通枢纽到开放高地的战略升级
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
曲靖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沪昆高铁、渝昆高铁在此交汇,曲靖至昆明实现30分钟快速通达,大大缩短了与省会城市的时间距离;曲靖机场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规划建设滇中城市群货运枢纽机场,未来将进一步提升曲靖的航空运输能力。2023年,全市高速公路密度达4.8公里/百平方公里,县县通高速目标全面实现,形成了内联外通、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
跨区域合作深入推进
作为滇中城市群核心区,曲靖积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交流。与昆明、玉溪共建“滇中新能源电池产业带”,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三地产能占全省75%,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与贵州六盘水、广西百色共建“滇黔桂煤炭清洁利用创新联盟”,共同开展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推动煤炭资源高效转化,实现绿色发展。2023年,跨区域产业协作项目带动投资超200亿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开放平台建设成效初显
曲靖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为曲靖对外开放搭建了新的平台。重点发展有色金属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等外向型产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入驻。2023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50亿元,其中与RCEP成员国贸易额占比达42%,贸易伙伴不断拓展,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四、未来愿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
经济目标宏大远大
到2035年,曲靖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元,进入全国地级城市50强,人均GDP、中等收入群体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构建“4 + 8 + N”产业体系,即巩固提升绿色能源、有色金属、烟草、化工4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电池、硅光伏、铝精深加工等8个新兴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未来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
城市能级全面提升
建设全省教育次中心,推动曲靖师范学院升格为大学,引进3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为区域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创建5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保障;构建“15分钟健身圈”,建成国家级体育训练基地2个,丰富群众体育文化生活,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幸福感。
生态屏障坚实稳固
实施珠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南盘江百里生态廊道,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45%,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绿色转型;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力争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在98%以上,让曲靖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从“滇黔锁钥”到“开放高地”,从工业重镇到宜居宜业之城,曲靖正以产业为笔、文化为墨,在云贵高原上精心描绘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创新的活力定义未来,向着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中心城市目标奋勇前行,必将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