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俄军发动大规模空袭行动

0
分享至

今天凌晨,基辅被多次巨响打断。市长克利奇科对外说,城市的防空在工作,但俄方正对基辅发动大规模袭击。还有一块坠落残骸砸中了第聂伯罗区一栋居民楼,救援队正在赶往现场。乌克兰空军也早些时候通报,有俄罗斯发射的导弹正袭向基辅和其他若干地区。到目前为止,俄方还没有回应。消息来自央视新闻。

从声音和画面来把事情捋清楚一遍:夜里先是空袭警报,接着能听到不远处的爆炸,像鞭炮又不像,是那种低沉的爆裂声。有人在窗边探头张望,街上能听到防空系统拦截时的响声。市长的通报把事儿说得很直白——防空在动,空中有来袭导弹,地面上也出现了被击中的建筑,需要救援。官方和社交媒体很快把这些话传开了,城市的应急机制随即启动。

把时间线往前挪一点:乌克兰空军在事发“稍早”就发布了导弹来袭的通告。那个“稍早”说明导弹速度快,预警和拦截都得干脆利落。于是现场的节奏基本是:预警响起,居民从睡梦里被吵醒;防空系统开火,夜空被拦截火光点亮;然后是地面救援,封锁现场、评估损失、把可能受伤的人先送医院。这套流程不是临时想出来的,而是长时间反复演练和实战中摸索出来的做法,遇到这类情况会按步就班走下去。

说到那栋被残骸砸中的第聂伯罗区住宅楼,目前能肯定的只有一件事:有残骸击中了建筑,救援力量已经在赶来。关于伤亡人数、楼体受损的具体程度,官方尚未给出细节。按照常规,救援队先做几件事:封锁危险区域,排查有没有未爆弹和二次危险,搜救可能被困的人,随后把受伤者送医院并通报更详细的情况。近些年的救援经验告诉人们,早期的信息往往碎片化,别急于下结论,等专业队伍把现场处理完,再由官方统一发布更确切的数据。

避难和医疗是这类事件里最直接的民生话题。社区里会迅速有工作人员敲门通知撤离,或者把楼内居民集中到安全地带;附近医院会接到通知,安排急救床位和医护力量备战;城市也会准备一些临时安置点,给短时间内流离失所的人以住所和基本生活保障。救援工作不是单兵作战,消防、急救、土木工程师、警方都要联手,像一台机器一样分工合作,先把人救出来,再看房屋能不能修复。

社交网络上,普通市民上传的短视频和语音,往往能把事件的紧迫感放大。有人录到夜空被照亮的瞬间,有人拍到街口的救护车灯闪烁,还有的发来窗台上破碎的玻璃。目击者的描述简单直接,常带着刚从惊吓里回过神的慌张口吻,这种第一手记录比冷冰冰的通报更能把现场气氛传达出来。夜里被炸声吵醒,哪怕事后生活照样继续,那种安全感被打碎的感觉,会在好几天里影响人们的心理。

从更大的角度说,首都的防空一旦启动,城市的节拍就被切割成两段:警报前的常态和警报后的应对。商店停门、地铁临时成为避难所、家庭里的人互相报平安,这些都是常见反应。市民对这样的突发状况渐渐习惯,但习惯并不等于麻木,听到爆炸或看到住楼被击中,紧张会立刻回潮。很多人会在社交平台上发声求证,也有人会自发组织邻里互助,帮着照顾老人和孩子。

关于这次袭击的军事细节,目前公开信息很有限。官方用了“大规模袭击”这样的措辞,但导弹的类型、发射方向、是否精准打击等关键问题,短时间里还没更多说明。俄方到目前还没有正式回应,这样的缺口让媒体和外界只能靠乌方发布的零散信息拼出一条线索。接下来的报道里,大家会盯着官方后续通告、救援现场的影像材料以及空军或国防部的进一步说明来补全画面。

救援现场的具体操作可以再细讲一下:救援人员到场后先做安全评估,看周边有没有残留威胁,尤其是未爆弹或者还在冒烟的燃烧点;同时把可能受困的人从废墟或被损房间里救出来,现场会设立临时救护点,处理轻重伤者;工程队则会评估建筑结构安全,确定哪些楼层需要支撑或被封禁。整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媒体报道也会遵循这一节奏,从初步通报到更详尽的伤亡和损失统计,往往隔着好几个小时甚至更长。

有人可能会关心救援力量的响应速度。基辅作为首都,平时有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和专门队伍,遇到这类突发事件会在短时间内集结。问题在于,夜间突袭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更高,救援队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还得尽可能快地把伤员和被困者救出。这个矛盾是常态化危机下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对外消息方面,目前媒体引用的来源主要是官方通报和一些即时发布的现场视频。央视新闻是报告这轮袭击的渠道之一,但现场画面细节和救援进展,要以当事方救援部门和官方发布为准。后续会有更多影像、证词和官方数据出现,媒体会把这些信息汇总,给出更完整的报道链条。

有人会把目光投向居民的日常反应。邻里之间的互助、志愿者自发出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这些都是城市社会在危机时刻展现出来的韧性。夜半被炸声吵醒,再回过头来把孩子抱到床边,发个“我们没事”的消息,这些细碎的动作其实是当下最真实的日常记录。

到现在为止,能确定的几点都在通报里:事发时间是11月14日凌晨;基辅的防空系统被启用;市长克利奇科确认有残骸击中了第聂伯罗区的一栋住宅楼,救援队已经出动;乌克兰空军报告有来自俄罗斯的导弹袭向基辅和其他地区;俄方尚未发表回应。接下来,救援现场和官方通报会接力发布更多细节,媒体和公众会继续关注伤员、被损住户和救援进展。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释永信被批捕后,周星驰憋了这么多年的“恶气”,终于能出了

释永信被批捕后,周星驰憋了这么多年的“恶气”,终于能出了

阿紵美食
2025-11-17 18:58:38
别再吹牛一发东风导弹就能搞沉美国航母了,做个有知识的人吧!

别再吹牛一发东风导弹就能搞沉美国航母了,做个有知识的人吧!

时分秒说
2025-09-22 11:25:36
夫妻过好日子的真相:舒服比爱更重要

夫妻过好日子的真相:舒服比爱更重要

加油丁小文
2025-10-24 10:00:03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生死都在台湾?”郭台铭:若两岸开战,将提供物资用以对抗大陆

“生死都在台湾?”郭台铭:若两岸开战,将提供物资用以对抗大陆

boss外传
2025-07-30 11:00:03
福州站大升级!告别“上天入地”,秒换乘时代来了!

福州站大升级!告别“上天入地”,秒换乘时代来了!

今日搞笑分享
2025-11-18 13:43:41
久旱逢甘霖,三星2纳米被中国芯片救命,总算松一口气了

久旱逢甘霖,三星2纳米被中国芯片救命,总算松一口气了

柏铭锐谈
2025-11-18 22:39:25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央视曝光4种“致癌日用品”,家里千万别囤!越囤全家身体越差!

39健康网
2025-11-16 20:35:40
A股,“重磅利好”信号传来,周三,或将迎来变盘反弹!

A股,“重磅利好”信号传来,周三,或将迎来变盘反弹!

夜深爱杂谈
2025-11-18 20:21:19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逐利执法新花样?苏州一被告人取保4年,借钱退赃9000万后再逮捕

塔子山评说
2025-11-17 11:51:14
全国首家烧烤学院正式开班:首届26名学员都是烧烤店老板,半脱产两年半读大专

全国首家烧烤学院正式开班:首届26名学员都是烧烤店老板,半脱产两年半读大专

红星新闻
2025-11-18 16:58:26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张家界荒野求生14名选手下山休整:饿了41天后终于喝上鸡汤,每人住一栋小别墅

极目新闻
2025-11-18 18:11:05
葡媒批评C罗!没他球队更强大,八成球迷倒戈,两场大胜成证明

葡媒批评C罗!没他球队更强大,八成球迷倒戈,两场大胜成证明

祥谈体育
2025-11-18 11:38:11
A股:全绿了,大跌的原因找到了,下午,或将迎来更大变盘?

A股:全绿了,大跌的原因找到了,下午,或将迎来更大变盘?

虎哥闲聊
2025-11-18 11:37:25
海上霸王龙复活,2.8万吨巨舰开动核反应堆,一举超越055大驱?

海上霸王龙复活,2.8万吨巨舰开动核反应堆,一举超越055大驱?

博览历史
2025-11-17 18:06:30
香港知名电影人痛斥《新闻女王2》!称浪费佘诗曼黄宗泽好演员!

香港知名电影人痛斥《新闻女王2》!称浪费佘诗曼黄宗泽好演员!

我爱追港剧
2025-11-18 12:36:02
加盟热火后依然保持了顶级得分手的水准,快船应该非常后悔吧?

加盟热火后依然保持了顶级得分手的水准,快船应该非常后悔吧?

稻谷与小麦
2025-11-18 23:51:41
越来越看不懂潘展乐了,为何才过一年,就连全运会金牌都拿不到了

越来越看不懂潘展乐了,为何才过一年,就连全运会金牌都拿不到了

赵或是个热血青年
2025-11-13 09:59:18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送中国40万套装备?要走了垂涎已久的三样东西

别人都叫我阿腈
2025-11-09 10:27:25
2025-11-19 00:20:49
健身狂人
健身狂人
有趣的灵魂总是万里挑一
441文章数 364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日媒扬言要"击沉福建舰" 专家:玩火自焚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被判死刑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本地新闻

这档古早综艺,怎么就成了年轻人的哆啦A梦?

旅游要闻

取消赴日旅游的中国游客:机酒已全额退款,未来出行仍在观望

数码要闻

预售1449元,华为FreeBuds Pro 5悦彰耳机完整规格公布

秋天穿衣暂时没灵感?赶紧看看这27套穿搭,舒适自然又大方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