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唐大业,尽说大实话!
今年双十一,大家又剁手了吗?
剁没剁手不知道,但是大家想必被手机那无休止的摇一摇弹窗广告给折磨坏了。
以前用微信摇一摇,可以和周边的用户互动,说不定还能交个友。如今倒好,打开个B站或微博,哪怕是手指点触APP图标的动作都可能被视为晃动手机,跳转某宝、某东的速度简直比自己点还要快。
只能说,天下早已苦摇一摇广告久矣!今年双十一这种抵触情绪更是到达了顶点。除了宝宝巴士低俗开屏和广州地铁APP弹窗引发公愤外,有用户更是将淘宝举报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经历一番争议,最近摇一摇弹窗或许是比以前少了。可治标不治本,该弹的还是会弹。
所以到底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最近话题不断的王自如,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01
王自如建议把手机系统调成英文,本末倒置?
11月15日,话题“建议把手机系统调成英文的”冲上热搜,看到这个话题猜都不用猜,一定和手机摇一摇弹窗广告有关。
至于为何这个话题突然冲上热搜,也许和曾经的科技数码评测顶流王自如有关。
![]()
原来王自如在最近的某场直播中表示:“如果你的手机系统是英文的,尤其是iPhone。然后你在登录大量的这种国产APP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它的广告弹窗以及不相关的东西会变得极其少,非常干净。”
王自如还对此举例说明:“假设如果你想打车,它真的就是让你输入目的地,然后让你呼叫座驾就行了,没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但是你一旦是中文默认,什么都来了!”
看来王自如真的很懂紧跟时事,他知道近期摇一摇弹窗广告的争议很大,而他又曾经是手机评测的顶流,谈这个话题一定很有关注度。
早在10月29日,儿童启蒙教育领域比较知名的平台“宝宝巴士”就曾因低俗广告引发轩然大波。而这件事或许是再度激起大众对弹窗广告质疑的导火索。
有网友反馈,他打开宝宝巴士旗下一款“宝宝巴士儿歌”APP时,想给孩子播放的儿歌没听到,却看到了一幅不堪入目的画面。
![]()
在“宝宝巴士儿歌”的开屏广告里,竟然出现了一位嘴里塞着红布的女子,上方写着“三女共侍一夫,每月50万生活费,一周两天轮流陪休一天”,下方则是诱导点击第三方平台的按钮。
虽然这个广告没什么裸露成分,可“女主角”形象和文案极具诱导和暗示,这边擦得“很黄很暴力”。
本身这种广告就是违法的,又出现在一款面向儿童启蒙教育的APP上,家长看了怎么可能不生气,一夜间宝宝巴士成了众矢之的。
更讽刺的是,这款APP的介绍上写着“向儿童传递海量启蒙知识,家长省心更放心”。这下可好,启蒙竟然是这么启蒙的,家长怎么可能放心。
对于这次争议,宝宝巴士的回应也亮了。他们致歉整改的同时表示,广告是第三方平台接入,一下子便将锅甩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诚然,这个低俗广告也许是第三方平台基于用户(家长)大数据和使用行为所做出的推送,而且还触犯了法律。
可宝宝巴士也理应担起相应的审核责任。出了这种问题却第一时间甩锅,只会引发用户更强烈的质疑。
“宝宝巴士儿歌”广告爆雷,也又一次让用户们联想到了另一个“痛苦”的回忆:每年618、双十一那怎么也关不掉的摇一摇弹窗。
“条条大路通淘宝,进入淘宝最慢的方式就是打开淘宝”、“致各大app的一句话:我想点开淘宝我自己会点开”,从用户的疯狂吐槽就能看出,他们忍摇一摇弹窗很久了。
与此同时,广州地铁APP这浓眉大眼的也叛了变。
![]()
据网友反馈,明明打开了广州地铁APP的乘车码准备进站,可当手机触碰机器时却没了反应。翻转手机后才发现,刷码的那一刻触发了摇一摇广告。
而随着这两起事件的不断发酵,用户开始将矛头指向摇一摇弹窗的“常客”淘宝。
![]()
11月6日消息,针对淘宝“双11”期间霸屏广告乱象,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证实已收到相关举报,目前已交由网监分局展开调查。
面对疯狂的摇一摇广告,普通用户真就一点办法没有吗?于是大家纷纷开始在评论区出谋划策。
有网友建议:安卓手机尝试关闭设置里的“获取设备动作与方向”。
但有其他网友对此回复:“没有用,关了依旧跳转,汽水音乐。最后使用了通用方法:卸载,才解决了问题。”
看了网友的各种建议和反馈只能说,不同手机系统和机型下,想彻底禁止摇一摇弹窗实在很难。道高一尺魔高一丈,APP总能利用系统机制弹你一把。
所以有不少网友就表示:“直接把手机系统改成英文,广告会少很多”。看来,王自如讲的这个小窍门,其实大家早就知道了。他现在才说,可能有点晚了。
02
平台的问题,不能让用户买单!
作为曾经最火的手机评测人,王自如基于自己的经验提出这个建议,哪怕用户早知道了,他的初衷还是值得肯定的。
然而这个建议从某种角度来看,又带着点无奈和可笑。
首先,能看出来,王自如确实沦落了。
从曾经的评测顶流到格力高管,到从格力黯然离职选择AI内容领域创业,再到最近又传出被恢复执行1.94亿,他可谓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先不说王自如如今到底欠了多少钱,究竟是主动回购还是对赌失败。假如王自如从一开始理性一些,正视自己的能力与创业中潜在的风险,也许他现在比罗永浩混得好。
![]()
只可惜,他还是过于冒进。如果他的负债源自对赌失败,则进一步说明当年ZEALER陷入到了盲目扩张的泥潭;
如果他的负债是主动回购投资人股份,那更加说明王自如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
这种行为就是非理性的,一般没几个人会这么做。所以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他所谓的主动回购不过是立人设,对赌失败依然是真相。
不过好在身负巨债的王自如,如今早已没什么面子可要了。
他在新浪的采访中坐绿皮车吃泡面,甚至还在直播中恭维起了罗永浩。
加上这次建议把手机系统调成英文,频繁制造话题的他告诉大家,在流量和债务面前,面子啥的一文不值。
这是王自如蹭流量背后的无奈,那又可笑在哪里呢?
可笑在王自如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又是评测界曾经的行业大咖,难道不应该呼吁各大APP减少摇一摇弹窗广告,建议手机厂商从功能上进一步限制这种行为,号召网友们抵制中文系统弹窗广告吗?
让网友们把手机调成英文,这是用户们实在找不到解决办法后的无奈之举,本身就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就好比一个人开车闯红灯撞了个行人,交警当场判定司机全责。可旁边围观的人却让行人自己反思,是不是过马路没有左右看。
王自如的建议,听起来是个小窍门,实则呢却是一面“照妖镜”,照出了当前移动互联网生态中一个荒诞又无奈的现实:作恶的安然无恙,受害的人却要自己想办法打补丁。
用户被摇一摇广告折磨,凭什么要自己买单?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不该,也绝不能由用户来买单。
把手机系统改成英文,或许能图个眼前清净,但这本质上是头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我们为了用一个本该正常使用的APP,却要改变自己设备的核心语言设置,这对绝大多数中文用户来说,既不方便,也不合理。
就像罗永浩指出小米的“小字营销”是行业陋习。同样,各种流氓弹窗广告是整个移动互联网广告生态的歪风。
到底该如何从根本上杜绝这个歪风?我们需要认清,这是一个需要平台与广告商、监管、手机厂商等多方合力才能改变的现状。
平台和广告商们不能一边喊着用户体验至上,一边为了利益牺牲用户的选择权。自律和底线,是它们首先需要找回的东西;
与监管有关的法律法规也需要与时俱进,清晰明确的界定误导、强迫用户点击的行为,并进一步提高处罚标准;
而用户才是手机的真正主人。操作系统必须提供更底层的权限控制。如“一键禁用传感器”的全局开关,将选择权彻底交还用户,从根源上封堵骚扰。
总之,解决摇一摇弹窗广告问题,不应该是一场用户与APP之间的“猫鼠游戏”。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教我们如何“躲闪”的王自如,而是一个广告不再疯狂试探用户底线的行业生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