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路透社近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透露,通用汽车已向其数千家供应商发出指令,要求它们寻找中国以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来源,最终目标是将供应链完全撤出中国。
部分供应商甚至被要求在2027年前彻底终止与中国的采购关系。
![]()
这一消息自2024年底开始陆续传达给供应商,随着2025年春季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而变得更加紧迫。
通用汽车此次的供应链调整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全球汽车产业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一个缩影。根据报道,这一举措主要针对北美地区生产车型所使用的零部件和原材料。
通用汽车更倾向于为北美产车型采购北美工厂生产的零部件,但也对中国以外的非美国供应链持开放态度。
这一指令不仅针对中国,还涵盖了俄罗斯、委内瑞拉等多个因国家安全问题受到美国贸易限制的国家。而在这些国家中,中国无疑是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来源国。
![]()
通用汽车的这一战略看似决绝,却面临着汽车行业复杂现实的巨大挑战。一方面,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表现持续下滑,2024年,上汽通用年销量降至43.5万辆,同比下滑高达56.54%。
另一方面,在电动化转型方面,通用汽车明显跟不上节奏。2025年通用电动车的销量占比还不到10%,而行业平均水平已经达到35%。
通用的凯迪拉克LYRIQ和别克E5这两款车,续航能力和智能功能都差了一大截,电池成本高,平台技术也偏旧。
![]()
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动化布局却呈现出另一种面貌。通用汽车在中国加大了新能源布局,别克品牌从2025年起的新车将全部采用电动化路线。
通用还公开承认从中国新势力那里“学到了不少”,特别是在车机系统和语音控制方面。
对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既昂贵又复杂。一辆汽车包含约三万个零部件,背后牵扯成千上万的二级、三级供应商。这意味着整条供应链的上游环节都需要重新配置。
中国在汽车供应链的多个领域已占据主导地位,如汽车照明、电子设备以及定制零部件的模具制造等。这些领域的供应链有些已建立了二三十年。
以电动汽车核心的稀土磁材为例,中国控制着全球近90%的加工能力。此前美国车企曾联合警告,稀土供应短缺将直接冲击电机生产。
对零部件供应商而言,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同样麻烦。
![]()
建立完整的新供应链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涵盖供应商遴选、产能建设、质量认证等多个环节。
而通用为部分供应商设定的2027年截止日期,仅剩两年多时间。
所以,这场供应链的重构并非简单的工厂搬迁,而是涉及整个产业生态的重塑。
通用汽车的决策与其说是退出中国的前奏,不如说是一家老牌汽车巨头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浪潮交织下的艰难求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