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天的等待,靴子落地了。
11月16日,央视消息确认,嵩山少林寺原住持释永信,已被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没有缓冲,直指核心——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
这一刻,距离7月27日那场风暴,不多不少,112天。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察院批捕的罪名,全是“经济账”。
这与7月份的初步通报形成了鲜明对比。当时,少林寺管理处直指他“涉嫌刑事犯罪”的同时,还点明其“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舆论瞬间引爆。
但如今,司法机关选择切入的,是更冷硬、更致命的经济犯罪——这是否意味着,相比于戒律问题,寺院资产和资金的黑洞,才是侦查的真正核心?
从立案到批捕,112天,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就说明了调查的深度和取证的复杂。
![]()
一个更关键的细节是:办案单位是新乡市公安,由河南省公安厅指定。
为什么是新乡?而不是少林寺所在的登封(隶属郑州)?这背后,就是“异地侦查”的雷霆手段。此举的信号极其明确:旨在排除可能存在的地方干扰,一查到底。很显然,这绝非一次常规的审查,其背后的水深,远超想象。
据报道,赵某某、钱某某、刘某某等多名与释永信关系密切的当地人士,以及少林寺核心企业的负责人,已被带走协助调查。一张围绕寺院经济活动的网,正在收紧。
其实,在法律宣判之前,宗教界早已“清理门户”。
早在7月风暴之初,中国佛教协会就已迅速同意河南省佛教协会的报告,注销了释永信的戒牒——这本是僧人的根本身份证明。
这意味着,在宗教意义上,“释永信”这个身份,已经“消失”了。
![]()
如今,少林寺已换了新住持印乐法师。
有游客发现,寺内那些曾被疯狂吐槽的“高价香”悄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免费清香。商业的喧嚣似乎正在退去,这座千年古刹,正试图剥离附着其上太久的铜臭味。
但批捕,只是拉开了序幕。
围绕释永信和少林寺的谜团,最大的那个依然悬着:钱。此前,当外界试图探寻少林寺的财务状况时,相关政府部门曾以涉及“国家秘密”为由,未予公开审计报告。
![]()
如今,“住持”倒台,罪名落定。那本曾被“国密”封存的账,是不是也该打开了?
声明: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并融合个人观点精心撰写。我们确保信息准确可靠,同时保持观点客观公正。感谢您的支持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