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
此次纽约选举结果,映射出美国政坛的新格局。其一,在共和党被“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路线牢牢把控之后,民主党内部的左翼民粹力量正在加快冒头。特朗普代表的是以民族主义和文化战争为主轴的右翼民粹,强调移民管控、治安与传统价值;马姆达尼所代表的,则是以生活成本、不平等和公共服务为主轴的左翼民粹,强调房租、工资和公共福利。两者虽然诉求不同,却都把传统温和建制派挤向边缘,使中间路线日益失去市场。
其二,“可负担性”成为跨地域选战的“硬通货”。纽约市聚焦房租与通勤成本,弗吉尼亚州和新泽西州主打电价、学费与医保减负。三场选举中,获胜的民主党候选人无论偏左还是偏中,都把生活成本作为竞选主轴。这种竞选方式被解读为民主党对抗特朗普的新路径——用左翼的经济民粹对冲右翼的身份民粹。
其三,用“魔法对抗魔法”会进一步加剧极化。纽约、弗吉尼亚和新泽西都是民主党优势地区,本轮选举本质是一场蓝营地盘里的左中之争,并不能简单外推为全国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左右两端都更善于动员情绪的情况下,温和派试图通过妥协整合两端的空间正在收缩。
![]()
4日,支持者在美国纽约庆祝马姆达尼获胜。新华社发
未来,马姆达尼的执政之路面临多重现实考验。免费公交、普惠托儿等激进议程,核心资金来源依赖向富人和企业增税,但掌握税收审批权的纽约州政府由温和派民主党州长凯西·霍楚尔领导,她已公开反对大幅加税方案。再加上来自特朗普政府、华尔街资本的压力,马姆达尼上任伊始,就面临联邦、州府与商界的三重夹击。如果马姆达尼能在重重约束下部分兑现承诺,将为民主党左翼民粹提供重要样本;反之,共和党势必会在全国范围内放大纽约失败案例。
无论结果如何,马姆达尼掌舵纽约已让这座城市成为观察美国政治走向的重要窗口:一边是右翼民粹继续主导共和党,另一边是左翼民粹在大城市迅速试水,中间的建制派则日益边缘化。美国政治未来是否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左右民粹对决”,仍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室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纽约市长选举之后,美国政治走向“左右民粹对决”?》
栏目编辑:齐旭
本文作者:司晓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