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没人敢信,俄罗斯自家的核武工厂竟会被游击队员摸到门口纵火。11 月 10 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的埃莱克特罗希姆皮泊尔工厂突发大火,硬生生撕开了俄罗斯核威慑的防线。
![]()
这座工厂绝非普通军工厂,而是俄罗斯两大核弹头组装拆解中心之一,专门负责核弹物理部件的制造、翻新与拆解,堪称普京手中数千枚核弹的 “心脏”。按说这里由俄军第 3275 部队驻守,理应戒备森严到连苍蝇都飞不进,可亲乌的俄罗斯自由游击队却成功潜入,点燃物资输送中继站,火势一路蔓延至主场区。
一边是莫斯科频频挥舞核威慑大棒,一边是自家核工厂后院起火,守卫部队的表现着实令人费解。从现场视频看,火势冲天却未能及时控制,让人不禁联想到俄罗斯防空系统在乌克兰无人机面前的拙劣表现 —— 号称世界第二军事强国,实战中却漏洞百出。
![]()
更值得关注的是,游击队并未恋战,在烧毁核工厂中继站后,还顺手点燃了巴什科尔托斯坦的三座通信塔和沃洛格达的铁路站,拍罢现场视频便从容撤离。这种精准打击、来去自如的作战模式,堪比 “送货上门的爆炸包裹快递员”。
此事暴露的核心问题的是俄罗斯后方空虚。大量兵力被牵制在乌克兰前线,让乌特工与当地抵抗组织有机可乘,从弹药库、油库到铁路线,持续的敌后袭扰迫使俄罗斯不得不全境分散部署守卫力量,人力消耗让普京疲于应对。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核工厂遇袭当天,俄罗斯仍在进行核讹诈。殊不知核武器的威慑力全在 “发射架上”,若连本土核心设施都守不住,威慑力便无从谈起。乌克兰这招敌后袭扰堪称高明,不拼正面兵力,专打后勤、能源、通讯节点,即便此次仅烧毁中继站,也传递出明确信号:俄罗斯境内无绝对安全的目标。
这种心理震慑远胜摧毁装备。俄军在苏梅前线靠人命硬填地雷阵,而乌军以特工加游击队 “零敲牛皮糖”,成本低、效益高。现代战争早已不是比坦克数量,而是比体系灵活度与效率。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自由军团等本土反对势力与乌克兰的配合日渐默契。这些熟悉地形、了解内情的本土力量,让游击作战如鱼得水,也印证了普京的战争在国内不得人心。如今国际风向也已转变,欧盟酝酿第 20 轮制裁,美国计划用冻结的俄资产援助乌克兰,乌克兰自身武器自主化进程加快,而俄罗斯只能依赖朝鲜炮弹、伊朗无人机,双方差距持续拉大。
战争拼的是体系与信心,核心设施护不住,前线士气、国内民心与国际观望态度都会受影响。这把火不仅烧了核工厂中继站,更戳破了俄罗斯 “不可战胜” 的神话 —— 一个守不住自家核工厂的国家,何谈威胁全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