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可能会出现的,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不是计划经济社会,市场经济的物价是由市场供求状况决定的,如果明年上市肥猪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生猪价格仍然会走低,市场经济的物价是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如2019年猪肉暴涨,市场猪肉销售价格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价格翻了6番多,以后政府投放中央储备猪肉,市场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计划经济物价是由政府管理部门制定的,物价一经制定能够长期保存稳定。因此我认为明年还可能有更低的价格出现。
如果生猪产能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母猪饲养量仍然居高不下,仍然高于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那么生猪价格很难得到回升。今年十月上旬生猪价格已经下跌到5.5—6元的范围内,低的已经跌破每斤5元,多个省份猪价跌进5元,还有的“破5入4”,猪价已经进入寒冬时期,已经是近年生猪价格最低价位,明年生猪价格很难低于今年最低价位,如果普遍低于生产成本,养殖场就会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政府会启动肥猪收储计划。
![]()
一是从2023年就开始加速去产能化,根据统计资料2025年8月末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38万头,仍然高于国家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全国能繁母猪的3588一3900万头的范围。因此在短时期内上市肥猪仍然处于超过市场容量的状况,猪价很难持续大幅度止跌回升,我认为在继续减少存栏母猪的基础上,猪价萎靡不振的状况也将维持到明年端午节前后。近期随着超低生猪价格的出现,迫使养猪人及时淘汰低质母猪,养猪人都知道,只有减少母猪饲养量,控制仔猪生产量,才能摆脱超低价的困境,通过全体养猪人的努力,将母猪饲养量减少到3900万头以下,明年就很难有更低的猪价出现。
二是消费者购买力的提高,现在的通货萎缩很快结束,下一步就是经济的复苏,人们挣钱就比较容易,购买力相应得到提高,同时任何商品价格都会提高,生猪价格也是同样得到提高,因此很难出现今年的生猪超低价。
三是能繁母猪的减少,育肥仔猪价格就会逐渐提高,生猪的生产成本也随着仔猪价的提高而增加,饲料价格是稳定的,11月中旬每吨玉米2307元,豆粕3052元,都是呈现持续缓慢下降的趋势,因此明年生猪生产成本与今年差不多,生猪价格大起大落是很难出现的。
四是猪肉消费量持续增加,过去养殖场生产的猪肉主要供应城市居民、学校、企业等,现在需求量增加,主要是农村户籍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现在农村承包地大量流转到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农村土地承包人将土地租出去后,大量人口迁徙到城市长期居住,农村饲养的生猪大幅度减少,农民自己屠宰的年猪与往年相比大幅度减少,迁徙到城市的农村户籍人口的猪肉需要转向由市场供应,因此,猪肉需求量是逐年增加的,只要需求量增加,生猪价格就会上涨。
因此我认为明年的肥猪价格很难出现低于今年10月初的生猪价格,与今年猪价的变化大体相似,也就是维持在生产成本线上下进行波动。如果存栏母猪仍然超过4200万头,消费者挣钱仍然困难的情况下,生猪价格低于今年的价格是完全有可能的出现的。但是由于育肥仔猪和饲料玉米、豆粕处于低价格,生猪生产成本比今年高低,养猪人的养殖利润比今年更高,养猪仍然是有利可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