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非百年前可被欺凌之态,历经风雨后,这份底气与意志,无人能轻易动摇。美方应认清,时代已变,再用“最后通牒”、肆意打压威胁的旧招,恐难奏效。
近日,美政府因眼红中希合作,又对中国施压,企图将中企从希腊赶走。美国大使向中方发出通牒,要求交出港口,话音未落,美媒就发现,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交易陷入停滞。
![]()
为全方位遏制中国,美国政府手段频出,近期又寻得新由头。美国驻希腊大使吉尔福伊尔公开要求中资企业撤出希腊最大港口,称其控股“令人遗憾”,还妄图以增加美国在希腊其他基建投资来“制衡”中国影响力。此举明显是想施压希腊与中国,夺取港口控制权,严重干涉他国内政。
吉尔福伊尔话音刚落,美国前外交官方大为便直言,美国现行对华政策已“彻底失败”。
![]()
先说说比雷埃夫斯港这个地方。2016年前,该港设备老化、吞吐量锐减,希腊政府无力维护,西方投资者纷纷撤离。危急时刻,中远海运成为唯一接盘企业,以真金白银投入并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中欧陆海联运通道经比港串联后,货运周期缩短7天。中方接管后,比港集装箱吞吐量从全球百名外跃升至第32位,营收利润翻数倍,直接创造3000余岗位,带动间接就业超万个,为希腊贡献近0.8%的GDP。这一合作成果获希腊前总理帕潘德里欧公开肯定。
美国大使此时跳出来说三道四,我想问:希腊最困难时美国在哪?如今比雷埃夫斯港经营得好、创造诸多就业,美国倒来指手画脚了?
![]()
美国前外交官方大为批评称,美对华政策基于错误假设,将中国从伙伴变为对手,采取技术封锁等“脱钩”举措。他指出,美政府刻意忽略中国作为“不可或缺伙伴”的价值。
中方立场明确:反对干涉内政,经济合作不容外部指手画脚。美方觊觎中国港口发展,霸权行径荒谬。所谓大使“通牒”毫无效力,中国绝不屈服于霸凌。
![]()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大使叫嚣让中国“交出港口”之际,美媒却察觉异样。此前白宫高调宣称,中国承诺今年最后两月采购至少1200万吨美国大豆,且未来三年每年进口2500万吨。消息传出,美国中西部农业区一片欢腾,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随即冲至一年多高位。但市场热情很快降温,外媒追踪发现,除十月底中粮集团象征性采购18万吨外,至十一月中旬,中国买家再无新增美国大豆订单。被美方视为外交胜利的采购协议,十余天后便陷入“事实性停滞”。这是否会让人误以为中国故意不履行协议呢?
![]()
其实,问题根源并非在中国。中国企业暂停采购美国大豆,主要出于成本因素。当前中美贸易安排下,美国大豆进口关税仍为13%(含3%基础关税),而巴西、阿根廷大豆仅需3%,10个百分点的税率差使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失去价格优势,这一关税政策源于特朗普政府。
行业期刊《油世界》指出,除非美国大豆离岸价较南美大豆低45至50美元,否则难以吸引中国买家。市场规律主导贸易走向,中国民营压榨企业因采购南美大豆更划算而持续采购。
此外,中国此前为保障粮食安全已从南美等地大量采购大豆,目前库存充足,采购意愿不高。综上,中美大豆贸易停滞主要源于美国自身政策。
![]()
采购停滞暴露中美对“贸易”理解有根本分歧。特朗普政府追求政治符号和短期收益,将农产品采购作外交筹码;中方强调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深层次看,大豆贸易“卡壳”是中美经贸结构性矛盾的缩影。美方想让中国单方面扩大采购以缩小贸易逆差,中方坚持“双向道”原则,要求美方在市场准入、科技管制等领域拿出对等诚意。文档四指出:“光让中国买,美国仍卡脖子,注定走不远。”
![]()
归根结底,美国逼迫中国让渡海外港口利益、经贸政策反复无常,尽显其对华政策的混乱矛盾。美政府既想全方位遏制中国,又难承受脱钩代价,还妄图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利,这种“既遏制又获利”的幻想注定落空。中美作为最大经济体,合作共赢、对抗俱伤。若美执意围堵中国、搞零和博弈,只会加剧双边紧张,最终自损利益。华盛顿政客应认清现实,回归合作正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