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中国商务部对外确认了一个消息,荷兰代表团获准来华就安世半导体事件进行磋商。消息一出,外界普遍解读为双方矛盾有所缓和,但实际情况远没那么简单。几天后,荷兰经济大臣在媒体面前依然嘴硬,声称即便回到过去,面对同样的局面,他也会做出一样的选择。这种姿态,明眼人都能看出,是在高级代表团即将到访前,给中方“上眼药”,试图在谈判桌前占据主动。中方态度也相当坚决,对于外媒追问的“磋商具体何时举行”这一敏感问题,商务部发言人巧妙地跳过了,没有给出任何时间点。要知道,双方确认消息是同一天,荷兰方面还透露了“下周初”的访问时间,中方此举,显然是对荷方缺乏诚意和不当态度的直接回应。
![]()
围绕安世半导体这件事,中方其实很早就表明了立场,并且采取了实际行动。11月1日本应是事件缓和的信号,因为就在这一天,中国商务部宣布取消了针对安世半导体芯片的出口管制。这等于是释放了一个善意,显示出中方解决问题的诚意。事情的发展却不如预期,过了几天,商务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不得不再次强调,中荷双方在11月1日已经解除了管制,但至今仍未看到荷兰方面停止侵权行为的迹象。这份声明透露出的信息,无疑是荷兰方面的“原地踏步”,似乎对方并没有把中方解除管制看在眼里,侵权行为仍在继续,或者至少没有实质性停止的动作。
为了推动问题解决,中方一直在积极沟通,试图说服荷兰方面回归理性。11月9日,商务部再次发言,明确表达了希望欧盟能够敦促荷兰方面纠正其错误措施的立场。紧接着,11月1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更是直接与德国经济和能源部部长进行了视频通话,恳请德方居中协调,敦促荷兰方面采取切实行动,以便尽快妥善解决安世半导体事件。随后在11月13日的记者会上,发言人再次提及,希望荷方能够尽快拿出一个实质性的、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动作,串联起来看,无不反映出从11月1日中方单方面取消管制以来,荷兰方面在停止侵权和提供解决方案上,几乎是“纹丝未动”。
![]()
荷兰方面如此拖沓,背后原因复杂,与该国当前的政治环境有着直接关联。就在前不久,荷兰刚刚结束了一场大选,结果却异常胶着。最大的两个政党得票数历史性地打成了平手,都获得了26个席位。紧随其后的第第第五大党,席位也咬得很紧,分别为22席、20席和18席。这种高度分裂的投票结果,使得组建一个稳定的联合政府变得异常困难。事实上,在的过去两年里,荷兰政府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处于看守内阁状态,而前三届政府的平均组阁时间都超过了200天。预计这次的组阁过程,可能会比以往更加漫长,甚至可能超过一年。
在这样的背景下,现任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其角色更像是“看守者”。尽管在漫长的组阁谈判结束之前,他会继续留任经济大臣,但他显然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安世半导体这个棘手问题的解决上。有些人分析,“安世之乱”恰恰是因为抓住荷兰政治不稳定、看守内阁“没人管”的空子,被一些与安世相关的外籍高管盯上,想借由美国“50%穿透性规则”和荷兰大选的混乱局面“大捞一笔”。这不禁让中方产生极大的担忧——即使中荷两国现在能就安世达成某种协议,但如果未来荷兰换了新的经济大臣甚至首相,新的执政团队是否还会承认这份协议?是否会继续对安世采取不公平措施?这种不确定性,让中方难以完全放心。
我们坚持认为,荷兰方面在处理安世半导体问题上的态度,以及其未能停止侵权行为并提供实质性解决方案的现状,是对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漠视。无论是在何种国际政治格局下,都不能成为侵犯他国企业正当权益的借口。
卡雷曼斯的态度更是让人捉摸不透。一方面,他承认并感谢中国政府恢复了安世芯片的出口。转过头他又开始警告欧洲国家,声称依赖单一供应链风险巨大,试图将荷兰单方面挑起的一场贸易纠纷,升格为减少对华经济依赖的国际战略博弈。这种言行不一,将简单的经贸摩擦政治化的做法,显然是在为自己制造回旋空间,同时也为荷兰及欧洲部分国家未来继续在安世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摩擦埋下了伏笔。
![]()
从根本上说,安世半导体事件的根源在于某些势力试图利用其在荷兰的政治影响力,加上美国的地缘政治压力,来干涉正常的商业活动,甚至是攫取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中方在中美釜山会谈后,成功促使美方暂停了“50%穿透性规则”这一搅局的因素,这被普遍认为是缓解紧张局势的关键一步。也正是在美国压力有所缓解之后,荷兰方面才主动提出进行谈判。但此番谈判的开启,并非因为荷兰真正认识到了错误,更像是其在失去外部强力支撑、看到中方强硬施压后的一种策略性后退。
问题的核心在于,一旦进入实质性谈判,荷兰方面是否真心愿意寻求公平解决方案,还是仅仅把它作为一个争取时间和为自身行为辩护的平台?从目前荷兰方面的表现来看,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表演和政治考量,而缺乏解决问题的真诚意愿。
中国企业海外资产的保护,涉及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国际贸易的公平原则。安世半导体事件,折射出的是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贸形势下,一些国家试图通过非经济手段干预市场,损害他国企业利益的行为。面对这种局面,中国需要坚持原则,用事实说话,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需要保持战略清醒,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不能因为对方一时的示好就放松警惕,更不能被对方的政治操作所迷惑。
未来几年,荷兰政府或其代表继续在安世半导体问题上对中国采取强硬或不友好的态度,这种可能性依然存在。这不仅仅是安世公司本身的问题,更是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如何面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政治干预市场等种种挑战的一个缩影。中方虽然已经在行动上打开了沟通之门,但能否真正达成一个让各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还有待观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