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那天在2025年11月,全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开打,刘诗雯和林高远搭档,对上陈垣宇和蒯曼这对年轻选手,前两局打得激烈,对方速度特别快,球路也凶,老将有些跟不上节奏,但从第三局开始,两人慢慢稳住局面,靠着经验配合咬牙坚持,连着赢下三局,最后拿到金牌。
![]()
刘诗雯今年三十四岁,早就不参加国际比赛了,东京奥运会后她基本退役,二零二三年七月国际积分清零,也不在一线选手名单里,之后她担任国际乒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今年二月还成为广东乒协的常务执行会长,这次全运会她是临时被召回来的,训练时间不到半年,膝盖和肩膀贴满了肌贴,走路都得小心,身体状态远不如当年那个"小枣",但她还是上场参赛了。
![]()
林高远今年二十九岁,用左手打球,他原本是个右撇子,小时候他父亲觉得左手球员少些,进国家队更容易,就坚持让他改用左手,这事现在看起来有点奇怪,但当时很多家长都会这么做,林高远确实因为这个进了国乒,不过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他父亲去年一月去世了,没能看到儿子打决赛,比赛结束后镜头转向他,他盯着金牌看了好几秒,眼睛红了,一句话也没说,没人知道他在在想什么,但那沉默比哭声还要沉重。
![]()
那对年轻搭档陈垣宇和蒯曼身体好、冲劲足,前两局把节奏带得很快,打得干脆利落,一看就是新风格,后面三局刘诗雯和林高远开始控制局面,发短球、压反手、打持久战,节奏慢下来之后,年轻人就有点乱了,这不是技术问题,是经验还不足,老队员知道什么时候该暂停、什么时候换打法、什么时候要稳住阵脚,这些本事不是练出来的,是靠时间慢慢积累的。
![]()
林高远用左手打球,这不是天生的本事,而是家里人的选择,他父亲为了让儿子进国家队,硬是把他的习惯用手改了过来,这件事放到现在看,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太划算,但在那个时候,这确实算是一条出路,他父亲去世的时候,林高远还没参加全运会,也没拿到这块金牌,后来他替父亲写了一篇悼念文章,写得挺平静的,但字里行间能看出还有好多话没说完,所以这块金牌对林高远来说,不只是个荣誉,更像是对父亲的一个交代。
比赛结束那天,观众席上有人喊“小枣加油”,也有人喊“高远别哭”,刘诗雯笑了一下没多说话,林高远拿着金牌没有举高,也没有跟队友击掌,只是站在原地看了几秒钟,然后转身走下场去,现场没有人追上去问,也没有人拍拍他肩膀安慰他,大家好像都明白,有些事说出来反而显得轻了。
![]()
这场球,比的不只是技术高低,而是谁能扛住时间考验,刘诗雯的身体已不在巅峰状态,林高远心里也背负着压力,他们不靠突然发力,也不靠新奇打法,就用那些熟悉的老方法,一点一点磨下去,一步一步往前顶,最终拿下了胜利,年轻选手冲劲十足,但老将步伐更稳,这不是偶然结果,而是长期积累换来的,也是付出代价得到的,包括那些无人看见的深夜训练和默默恢复伤痛的时光。
比赛结束后,记者问刘诗雯会不会接着打下去,她笑了笑,回答说要看身体情况,林高远没有接受采访,直接回到休息室,他父亲离开前大概也没料到儿子能拿到这块金牌,但金牌到手了,人却不在了,这种滋味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懂,有些胜利不是为了庆祝,而是为了告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