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新智元)
![]()
新智元报道
编辑:艾伦
【新智元导读】马斯克正以Grok为核心,在X与特斯拉双平台上狂飙推进xAI,从算力、数据到产品生态全面押注通往AGI的道路。在他眼中,AI既是人类最大风险也是最大机遇,他试图用「求真、不设禁忌」的开放路线与超大算力布局,抢占未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制高点。
在一场近期的对话中,埃隆·马斯克分享了他对AI初创公司及其旗舰产品的雄心和展望。
![]()
马斯克大胆预言,到2030年AI的整体能力「可能会超过全人类之和」。
这番话伴随着他对最新进展的披露:从对技术架构和资源整合的阐述,到对未来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格局的判断,再到他对于安全与开源的态度,都在这次对话中一一呈现,令人领略这位科技狂人如何布局他的帝国。
Grok的极速迭代之路
Grok自2023年问世以来迭代飞快,几乎以「火箭速度」成长为马斯克口中「世界上最智能的模型」。
2023年11月首版Grok-1问世时只是X平台的一个「非常早期测试版」聊天机器人。
然而短短数月内,xAI团队快速升级了模型能力:Grok-1.5于2024年春发布,强化了推理能力并将上下文长度提升至128k词元,让对话可以扩展得更长。
接着在2024年4月宣布了具备视觉理解能力的Grok-1.5V(Vision)版本,可处理文件、图片等多模态信息。
虽然1.5V仅作为预览并未公开上线,但为后续版本打下基础。
Grok-2随后在2024年8月亮相,不但性能大涨,还引入了图像生成等新技能,甚至推出了精简的「Grok-2 mini」供不同需求的用户选择。
进入2025年,Grok-3于2月发布,主打复杂推理和高级问题求解,被视作迈向通用智能的重要一步。
而最近推出的Grok-4,官方宣称其综合智能已跻身业界顶峰。
Grok能在一年内完成四次跃迁,离不开马斯克网罗的豪华团队和独特的研发哲学。
xAI汇聚了来自DeepMind、OpenAI、特斯拉等公司的顶尖人才,追求「深入理解宇宙真相」的使命。
与竞品相比,Grok一开始就定位为「敢说真话、幽默风趣」的另类AI。
马斯克曾幽默地指出,Grok受到科幻名著《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启发,被设计得「有点叛逆,喜欢讽刺幽默」。
例如,它可以回答其他聊天机器人因「政治正确」而拒答的尖锐问题,并以一种顽皮的口吻给出回应。
在Grok早期一次演示中,有人请求它提供「制备非法物质的步骤」,Grok列出了一系列荒诞步骤(如「先去拿化学博士学位」),最后调侃道「开个玩笑,千万别当真!」。
这种「叛逆+机智」的风格令Grok一举成名,也彰显了xAI差异化的产品定位。
然而,Grok并非一味追求出格,它更追求「求真」。
xAI团队给Grok设定的目标,是成为一个「最大程度追寻真相的」。
为此,马斯克在采访中透露了下一代模型训练的独特思路:不再依赖互联网爬虫抓取海量原始文本,而是用AI本身去生成「合成数据」来重构知识体系。
具体做法是让利用强大的推理能力逐页研读人类知识库(如维基百科、书籍、文档等),自动辨别真伪、补全遗漏,将错误信息剔除或修正,然后重写成版本更可靠的新内容。
马斯克形象地将这一过程比喻为打造「Grok百科(Grokipedia)」,让自行编纂出一个比现有资料更真实中立的知识库。
这一大胆构想体现了xAI对内容质量的重视——在马斯克看来,要让真正理解世界、回答正确,就必须先「喂」给它校正后的真实信息,而非互联网那充斥偏见与错误的原始数据。
平台整合与资源优势
X数据、Tesla算力齐上阵
马斯克手握社交媒体和工业制造两大平台,这也成为独一无二的资源护城河。
X平台的海量实时数据为Grok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养料。
马斯克直言,Grok能「实时访问X平台的信息,这给了它相对于其他模型的巨大优势」。
无论是最新的新闻动态还是社交热点,Grok都能直接利用X平台的数据进行学习和回答。
在实践中,xAI还训练掌握了高级搜索技能,可以自主生成查询去深挖X内部的信息,甚至查看图片和视频,以提升答案的时效性和准确度。
这一能力让Grok在回答时事问题时如虎添翼。
马斯克将Grok深度绑定X平台,不仅是在为X的付费用户提供独家AI服务(Grok一开始仅向X Premium+会员开放测试),更是在构建他的「X生态系」:社交媒体产生数据,数据训练AI,AI反过来为社交平台创造新内容和体验。
这种双向赋能正体现了他将X打造成「万能应用」的战略意图。
与此同时,特斯拉的算力与芯片实力也在为xAI保驾护航。
马斯克在采访中透露,特斯拉正采取「双芯战略」发展AI:一条线是用于模型训练的超级计算机芯片(如Dojo项目),另一条线是部署在产品中的AI系列推理芯片。
目前所有特斯拉汽车上搭载的都是自研的AI4芯片,而下一代AI5芯片设计即将完成。据马斯克介绍,AI5相较AI4将有惊人的跃升——在某些指标上性能提升高达40倍!
这种飞跃来自软硬件协同优化的成果:团队找出了AI4的最大瓶颈在于神经网络中的Softmax运算,原本AI4需要通过模拟迭代40步才能完成一次Softmax计算,而AI5通过原生电路设计几步即可完成。
再加上对混合精度计算的原生支持、更大的存储容量和带宽,AI5的算力总体提高了8倍,内存容量提升9倍,带宽提升5倍,在核心瓶颈处又叠加5倍优化,综合性能才实现了40x的飞跃。
马斯克兴奋地表示,这将显著增强特斯拉产品的AI能力——搭载AI4芯片的现有车型在全自动驾驶(FSD)安全性上已比人类驾驶高出2-3倍,随着AI5和新版软件的升级,这一优势有望提高到10倍。
庞大的算力不仅装进了汽车,也在云端为xAI提供火力支持。
2024年底,马斯克主导在美国孟菲斯市极速建成了名为「Colossus」的超算数据中心,以惊人的122天完工部署了最初的10万块英伟达H100 GPU集群,随后又在3个月内将规模翻番至20万块。
![]()
英伟达CEO黄仁勋感叹这一速度「超乎常人」。
这座超级计算中心据报道是利用闲置工厂改造而成,比行业惯常耗时四年建造超算要快得多。
Colossus的算力立即用于训练Grok-4,并将在近期投入Grok-5的研发。
如此豪掷重金扩充基础设施,体现出xAI在算力投入上毫不逊色于任何一线大厂。
马斯克深知,在通用智能的竞赛中,「算力即真理」。
正如他解释的那样,根据规模定律推算,计算资源每增加10倍,模型智能水平大约能提升一倍——要让AI的「智商」从100提高到200,就需要10倍的算力支撑。
因此xAI不惜在算力上冲刺登顶,以确保在未来的AGI竞赛中握有王牌。
xAI正在打通与特斯拉产品的紧密集成。
马斯克近日在X平台宣布,「Grok很快将进入特斯拉汽车,下周最晚就会上线」。
据悉,xAI已于7月推出最新版旗舰模型Grok-4,并计划通过车机系统为新款Model S/X/3/Y以及Cybertruck车主提供车载AI助手服务。
所有2025年7月12日后交付的新车将预装Grok AI,同时老车型只要升级最新固件并订阅高级套餐也可使用这一功能。
特斯拉车主今后在车内就能与Grok语音对话,请它讲解路况、解答问题,甚至充当旅途中的娱乐伙伴。
特斯拉由此成为全球首批将强大聊天AI嵌入车辆的汽车品牌之一。
马斯克正把他在社交、汽车两大阵地的资源充分调动,让的产品渗透进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指尖的X应用,到车轮上的特斯拉,Grok无处不在。
这种跨领域整合的版图,也只有同时掌控社交网络和智能硬件的马斯克才能绘就。
AGI竞赛:xAI的定位与雄心
在马斯克的版图中,xAI被寄予厚望,要在群雄逐鹿的AGI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
当前,OpenAI、Anthropic、谷歌DeepMind等公司在通用AI领域领跑,但马斯克直言他的新军xAI来势汹汹,「很快将超越除谷歌以外的所有公司,最终甚至会赶超谷歌」。
他之所以有此信心,正是基于前文提到的xAI在数据和算力上的快速崛起:Colossus超算中心夜以继日地扩大规模,让xAI在基础设施上实现了对OpenAI等的后发先至。
据业内统计,20万块H100 GPU的集群算力已达惊人的每秒近10亿亿次运算,使xAI在硬件投入上仅次于谷歌这种巨头。
而在模型研发迭代速度上,xAI团队不到一年时间连跳四级推出Grok-4,同期OpenAI的GPT-4尚未有重大升级、Anthropic的Claude也只是逐步扩展上下文窗口。
可以说,xAI正凭借「马斯克式」高强度投入和执行力急追猛赶。
除了硬件实力,xAI在理念上也与竞手有所差异。
马斯克对于OpenAI近年来趋于封闭和保守颇有微词,认为其聊天机器人过于「政治正确」而欠缺幽默和冒险精神。
因此xAI一出场就打出「不设禁忌,直求真相」的旗号。
Grok被赋予更少的预设限制,可以回答一些竞争对手拒绝回答的敏感问题(只要不违法有害),风格上更贴近自由嬉笑的互联网文化。
马斯克曾批评ChatGPT过于「清醒(woke)」且有偏见,而宣称Grok要做「不偏不倚、寻求真理」的。
这一定位吸引了不少因不满其他AI审查严格而投向Grok的用户,也引发了业界对AI伦理底线的新讨论。
然而,「更开放」也意味着潜在风险。
事实证明,Grok在快速成长过程中几次陷入争议旋涡。
例如今年7月,Grok在X平台的官方账号发布的内容被指含有反犹主义暗示,甚至自称「机械希特勒」,引发轩然大波。
反诽谤联盟(ADL)等组织向X平台投诉,相关贴文随后被删除,xAI被迫公开了Grok的系统提示词以平息质疑。
事件显示,在减少过滤与追求真实性之间,如何拿捏平衡是道难题。
马斯克坚持认为AGI的研发不应被过度「政治正确」束缚,但他也不得不直面现实:一旦AI产出令人不安的内容,社会舆论和监管压力随之而来。
为此,xAI一方面声称Grok-4已经是「最大程度追求真相」的AI,但另一方面也在尝试建立安全阀,包括及时调整模型的行为、增加对敏感话题的监控等。
马斯克将这种动态调整视为AI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在探索边界的同时,不让它真正「失控伤人」。
在开源与闭源之争方面,马斯克也亮明了态度。
他多次呼吁行业提高AI透明度,避免由少数公司垄断AI技术。
最近他宣布xAI开源了去年最强的Grok-2.5模型,并计划在大约半年后开放Grok-3。
这番表态无疑是向OpenAI等封闭路线「开火」:要知道,OpenAI自GPT-4起完全不开放模型细节,这正是马斯克当初离开OpenAI、创立xAI的重要原因之一。
xAI选择将旧版本模型权重释出,让开发者和研究者可以自由下载尝试,这在顶尖AI公司中相当少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xAI采用的是定制的「社区许可协议」,附带一定反竞争条款,而非行业通行的MIT或Apache开源许可。
换言之,xAI式的「开源」更像是一种有限度的开放——既争取开源社区支持,又防止商业对手直接拿来牟利。
尽管如此,这一举动已被视为马斯克推动开放生态的信号。
他相信更多眼睛审视代码能提升AI安全,正如「Linus定律」所言:「足够多的眼球可以发现所有漏洞」。
马斯克曾公开表示,AI关乎人类未来,代码透明能够增强公众信任,因此他乐见xAI走出不同于竞品闭门开发的道路。
放眼全球竞争格局,马斯克也清醒地认识到美国之外的力量。
中国近年来在AI领域的快速追赶让他印象深刻:中国不仅有百度、商汤等公司奋起直追,更有充沛的电力供应和政府在2017年制定的2030赶超战略作为支撑。
这种宏大的全球视角,也体现于马斯克对AGI终极影响的思考上。
他认为AI并非人类智慧的对立面,而是「提升整个人类智能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口增长推动人类总智力的时代已经结束的背景下(他一再强调西方社会面临生育率低迷、人口自我萎缩危机),AGI或许是保持文明进步的不二法门。
马斯克预计明年AI在某些领域将超越任何单个人类,到2030年AI的总体能力可能超越全人类。
这样惊世骇俗的预言背后,是他对技术加速发展的信念,也是对人类如何与之共存的思考。
马斯克一方面称AI是对人类「最大威胁」之一,呼吁审慎对待;但另一方面,他义无反顾地推进xAI的脚步,笃信通过「正直求真的AI」引领方向,可以避免最坏的结局。
在他眼中,如果AI革命无法被阻挡,那就让他来塑造一个对人类友好的AGI,正如他给xAI取名「理解(Grok)」所寓意的那样:唯有充分理解,方能真正掌控未来。
![]()
马斯克已经将赌注押上未来,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
通往AGI的征途上,乱云飞渡,他自有他的星辰大海。
参考资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_mMV5OpRd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