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象新闻《面孔》栏目对朱之文的采访中,他“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的表态,不是这位农民歌手单纯的个人硬气宣言,而是为每一位网民权益发声的呐喊。朱之文遭网暴者孙某某连续4年发布284条侮辱视频,不仅被P图丑化,其已故父母与襁褓中的孙子也遭恶意诋毁。最终他耗时8个月推进刑事自诉,成功将施暴者送入监狱。这起案件绝非个人恩怨的终结,更暗藏着网络生态规范化的深层变革信号。
![]()
如今的网络暴力早已脱离偶然口角的范畴,演变为有组织、规模化的恶意行径。攻击朱之文的孙某某,不仅独自制作侮辱性P图与视频,更组建攻击群组,借诋毁这位农民明星博取流量。类似事件屡见不鲜:寻亲男孩刘学州遭多个营销号联手造谣“索要房产”,江歌妈妈痛失爱女后,仍被恶意扒取隐私并持续攻击。施暴者的算计十分明确:一方面认定草根群体易被拿捏,觉得朱之文这类朴实的公众人物不懂法律、不愿耗费精力维权;另一方面笃定网络施暴成本低廉,顶多得面临民事赔偿或账号封禁,无需承担刑事责任。但朱之文并未如施暴者预想般退让,而是完整推进维权全流程,以实际行动守住了普通人的尊严底线。
![]()
此前网络暴力的处置多偏温和,常以民事赔偿或账号封禁收尾,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刘学州的家人胜诉后仅获民事赔偿,邵医生因网暴绝望自杀,施暴者却未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案例都暴露了过往网暴治理的短板。而朱之文案清晰划定了法律红线:他持有的29条播放量超5000次的侮辱视频,已满足刑事处罚的认定标准。最终孙某某因侮辱罪、诽谤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这一判决向公众传递明确信号:网络绝非法外之地,批量发布侮辱、诽谤内容属于刑事犯罪,必将面临牢狱之灾。这一结果亦是《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的落地体现,司法机关正通过个案树立规则,倒逼潜在施暴者正视违法成本。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