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的发展为博物馆与美术馆功能与关系的重塑提供了新的契机。博物馆与美术馆不再只是独立运作的文化场所,而是逐渐成为相互联系的文化空间。在文化创新加速和公众审美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二者正从简单的资源共享走向深度融合。借近日在深圳美术馆举办的“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之机,笔者对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跨界融合进行了深入思考,以期为公共文化空间的高质量创新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博物馆与美术馆在文化传承与审美教育中承担着共同的社会使命。二者都致力于通过展览、教育与研究,促进公众理解历史与艺术,提升社会的文化认同感。当下,博物馆与美术馆的功能呈现出日益交融的趋势。跨界融合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也有助于形成更具包容性与创新力的文化传播体系。例如,中国美术馆与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等机构合作,推出“墨韵文脉”系列展览,将文物与艺术同场呈现,展示了中国文化绵延不绝的精神谱系。这种融合不仅将艺术品从艺术史的范畴延伸至文明史,也拓展了文化传播的深度与广度。
当代观众对文化体验的需求愈发多元化。在博物馆中,人们期待通过故事化、艺术化的叙事获得情感共鸣;在美术馆中,人们不仅追求审美欣赏,也希望理解作品背后的历史与社会语境。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融合,实质上是对公众需求转变的积极回应。
在“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上,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名誉馆长许杰分享了“人人亚博”理念,强调让每一位观众在展览中“看到自己”,体现了观众体验与共情的重要性。福建省美术馆馆长邱志军介绍了“剧场美术馆”实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烈强调“艺术+科技”路径,这些都表明跨界实践能够将博物馆与美术馆从静态展示转变为文化生活的发生地。通过戏剧、人工智能和数字创意等手段,观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公共文化场域因此被重新塑造。
博物馆与美术馆在资源结构与专业能力上各有优势。博物馆拥有丰富的文物藏品及科研体系,而美术馆在策展机制、社会化运营和艺术传播方面更具优势。跨界融合不仅是理念的契合,也是资源整合的现实需求。以深圳美术馆与浙江省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黄宾虹山水艺术特展为例,两馆通过藏品交流、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的协同,实现了资源共建与内容创新,使展览兼具艺术美感与学术深度,充分体现了跨界融合的实际价值。
尽管博物馆与美术馆跨界融合的理念已成业界共识,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受到管理机制等多重因素的制约,难以形成长效协同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模式。博物馆与美术馆在管理体系、经费结构及运营模式上存在差异,合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藏品调拨、知识产权归属、资金保障等问题。缺乏有效的跨机构协同机制,使合作往往停留在项目层面,难以形成持续性机制。此外,人才结构的差异与跨学科合作的技术挑战,也成为制约跨界融合的重要因素。
展望未来,博物馆与美术馆的融合将呈现共生化、体验化、数字化与社会化趋势,在制度创新、技术融入与公众参与层面形成更加开放、多元与可持续的文化生态体系。实现深度融合,不仅依赖理念的契合,更有赖于制度层面的创新支持。通过构建“博物馆—美术馆发展共同体”,推动人才双向流动,并在展览共建、馆藏共享与科研合作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可为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在政策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文化领域的总体规划,强化对协同发展的制度引导与资源配置支持,通过专项政策、联合基金与创新管理模式,有效激发跨界合作的内在动力。
未来,博物馆与美术馆的核心工作仍将集中于藏品研究与展览创新。博物馆可引入美术馆的艺术表达,提升展览的审美体验;美术馆可借鉴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体系,强化藏品解读与文化阐释。历史文物与艺术语言的结合能释放新的文化生命力,通过策展叙事推动文物活化,实现历史与当代的互映。同时,数字化技术将成为跨界融合的重要驱动力。建设数字藏品数据库与虚拟展览平台,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与文化共创。例如,此次与学术交流会同期发布的“丝绸之路·相”数字艺术特展,就是一次数字技术赋能传统文化的全新实践。该项目通过沉浸式观展空间,为文化遗产数字化提供新范式,也为“艺术+科技”探索了新的路径。
跨界与融合的最终目标,是让更多公众走进博物馆与美术馆,并获得充实愉悦的体验。未来双方可共同开发研学课程与社会教育项目,实现历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互补。博物馆的知识体系可增强教育深度,美术馆在传播与设计方面的优势则可提升公众参与度。深圳美术馆近年来对国际交流与城市文化的推广探索,也为构建“博物馆+美术馆+文旅”的融合生态提供了一些有益经验。
当博物馆与美术馆以开放、融合的姿态开启古今艺术与当代生活的对话、连接世界文明与科技前沿时,它们不仅是文化的承载者,更是时代精神的创造者和文化未来的塑造者。深圳美术馆承办的“跨界·融合”全国博物馆美术馆高质量发展学术交流会,正是以开放的姿态和前瞻的实践,顺应行业转型潮流,为博物馆与美术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与实践启示。
(作者为深圳美术馆馆长)
2025年11月16日《中国文化报》
第2版刊发特别报道
《文化空间的融合:博物馆与美术馆跨界发展的逻辑与前景》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