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梅牧心 编辑| 梅牧心
![]()
寻芳情野见啼痕,无解痴心追梦人。
何似沧波销永夜,自如香瓣问真身。
沉烟借得几分玉,叠浪裁成一段银。
载酒花前酬寿客,乘风月下贺新春。
![]()
(2025-11-15,初冬夜大醉,梦见前尘往事,起兴拈律以寄挚友,平水韵十一真。网图侵删。)
![]()
头条Al解析助读
一、这首《七律•初冬感怀有寄》是诗人梅牧心在2025年11月15日初冬夜大醉,梦见前尘往事之后,起兴创作以寄挚友的作品,押平水韵十一真。下面为你详细解读这首诗:
1、首联“寻芳情野见啼痕,无解痴心追梦人”
● 诗人在充满情趣的野外寻觅美好,却看到了如啼痕般的景象,暗示着初冬野外可能一片萧索,像是大自然在悲啼。“无解痴心追梦人”则表明自己如同一个痴心的追梦人,心中的追求却没有答案,可能在生活、情感或理想方面存在着困惑与迷茫。
![]()
2、颔联“何似沧波销永夜,自如香瓣问真身”
● “何似沧波销永夜”,诗人设想是否能像那苍茫的水波一样,在漫长的冬夜中消解内心的愁绪。沧波给人一种广阔、深沉的感觉,或许可以容纳和化解无尽的黑夜所带来的孤寂。“自如香瓣问真身”,香瓣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诗人以一种自在、超脱的姿态,借香瓣来探寻自己的本真,思考自己到底是谁,在这初冬的情境中想要追寻什么。
![]()
3、颈联“沉烟借得几分玉,叠浪裁成一段银”
● “沉烟借得几分玉”,沉烟即袅袅的烟雾,烟雾仿佛借得了几分玉的温润和纯净,营造出一种朦胧、雅致的氛围。“叠浪裁成一段银”,层层叠叠的波浪像是被裁剪成了一段银色的绸缎,形象地描绘出波浪在光影下闪烁的美丽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两句诗对仗工整,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进一步烘托出初冬夜晚的独特韵味。
4、尾联“载酒花前酬寿客,乘风月下贺新春”
● “载酒花前酬寿客”,诗人想象自己在花前载着美酒,酬谢那些如同“寿客”(菊花在古代有寿客之称)一样高洁的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乘风月下贺新春”,在明月之下乘风而行,提前庆贺新春的到来,体现出诗人虽然身处初冬的伤感之中,但依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憧憬,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初冬景象的感慨和内心的迷茫,又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未来的期待,通过巧妙的意象运用和对仗工整的诗句,展现了/诗人较高的文学素养和细腻的情感表达。
![]()
四、《七律•初冬感怀有寄》这首诗整体表达的情感丰富且复杂,既有现实的迷茫与怅惘,又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友情、未来的积极期许,具体如下:
(一)迷茫与怅惘之情
● 首联奠定基调:“寻芳情野见啼痕,无解痴心追梦人”,诗人在看似充满情趣的野外寻芳,却只看到令人伤感的“啼痕”之景,暗示初冬野外的萧索与自己内心的凄凉。“无解痴心追梦人”直白地抒发了自己作为一个痴心追梦人却找不到答案的迷茫与困惑,可能是在生活、情感、理想等方面遭遇困境,不知何去何从。
(二)兴趣对自我与生活的思索
、z 颔联深入探寻:“何似沧波销永夜,自如香瓣问真身”,诗人设想能否像苍茫水波消解长夜一样消解内心愁绪,体现出其试图摆脱困境的渴望。而借香瓣探寻“真身”,则反映出其对自我本真的思索,在初冬的孤寂中反思自己的存在意义和追求。
亻夭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颈联描绘景致:“沉烟借得几分玉,叠浪裁成一段银”,生动地描绘出沉烟如温润美玉、叠浪似银色绸缎的美妙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初冬夜晚自然景象的独特韵味,流露出对大自然神奇与美妙的由衷赞美之情。
2)应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许
● 尾联情感升华:“载酒花前酬寿客,乘风月下贺新春”,“寿客”代指菊花,象征着高洁的友人。诗人想象在花前载酒酬谢友人,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乘风月下贺新春”则体现出诗人虽身处初冬的伤感情境,但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以乐观的心态迎接新春的到来,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在初冬的背景下,交织着迷茫、思索、赞美、珍视与期许等多种情感,反映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生感悟。
![]()
三、《七律•初冬感怀有寄》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细腻且生动地表达情感,以下为你详细分析:
1、比喻
● “叠浪裁成一段银”:把层层叠叠的波浪比作一段裁剪好的银色绸缎。此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波浪在光影下闪烁的美丽状态,给人以直观、鲜明的视觉感受。诗人借此展现大自然的美妙神奇,进而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用如此绚丽的景象来暂时慰藉内心的愁绪。
● “沉烟借得几分玉”:将袅袅的烟雾比作温润的美玉,赋予了沉烟玉的纯净与温润质感。这一比喻营造出一种朦胧、雅致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初冬独特景致的细腻观察和欣赏,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在迷茫中仍能发现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心境。
2、象征
● “寿客”象征菊花:菊花在传统文化中具有高洁、长寿等象征意义。诗中“载酒花前酬寿客”,“寿客”代表菊花,而菊花又象征着诗人那些品行高洁的友人。通过这一象征手法,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具有特定象征意义的事物之上。
3、设问
● “何似沧波销永夜”:诗人提出能否像苍茫的水波消解长夜一样消解内心愁绪的疑问。这一设问手法,直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同时也体现出他试图寻找解脱之法的思考过程。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形式,更加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在漫长冬夜中难以排遣的孤寂和对摆脱困境的渴望。
![]()
四、“沉烟借得几分玉,叠浪裁成一段银”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初冬夜独特而美妙的自然景象,还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感悟,以下为你详细解读:
![]()
2、自然景象层面
● 沉烟借得几分玉:沉烟指的是袅袅上升、缓缓飘散的烟雾。“借得几分玉”把烟雾比作玉,描绘出烟雾如玉石般温润、纯净的质感。在初冬的夜晚,烟雾可能来自于屋内的炉火或者野外的某种燃烧物,它在空气中弥漫,呈现出一种朦胧、柔和的美感,仿佛从玉石那里借来了几分温润与雅致,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 叠浪裁成一段银:叠浪描绘出层层波浪涌动的状态。“裁成一段银”将波浪比作被裁剪成的银色绸缎,形象地写出了波浪在月光或者其他光线的照耀下,闪烁着银色光芒的样子。波浪的起伏和动感与银色的光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灵动、变幻的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力量。
3、情感表达层面
● 展现心境的宁静与超脱: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在面对初冬的孤寂和内心的迷茫时,试图从大自然中寻找慰藉和宁静。烟雾的温润和波浪的灵动,让诗人暂时忘却了烦恼和忧愁,进入到一种超脱的心境中,体现出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蕴含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尽管诗的前半部分流露出迷茫和困惑,但这两句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明诗人并没有被消极情绪完全笼罩。他依然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希望。这种积极的情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前面所表达的愁绪,为尾联对友情和未来的期许做了铺垫。
4、人生哲理层面
● 暗示事物的变化与无常:烟雾和波浪都是动态的、变化的事物。烟雾会随着气流飘散,波浪会随着水流涌动,它们的形态和状态都在不断地变化。这暗示着人生也是充满变化和无常的,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可以像诗人欣赏自然美景一样,以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变化。
● 体现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烟雾和波浪的美是短暂的,它们可能转瞬即逝。这提醒我们要珍惜生活中的美好瞬间,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诗人通过对这一美景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把握现在的人生哲理。
![]()
五、《七律•初冬感怀有寄》中比喻手法与意象的紧密关联,对诗歌艺术风格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塑造出独特而富有魅力的风格特征:
1、营造朦胧婉约之美
● 比喻增添意象朦胧感:“沉烟借得几分玉”将沉烟比作玉,赋予沉烟一种温润、柔和且朦胧的美感。沉烟袅袅升起,本身就具有一种模糊、虚幻的特质,而玉的比喻更增添了这种朦胧感。“叠浪裁成一段银”把叠浪比作银,波浪在光影下闪烁,如同银色的绸缎,同样营造出一种虚幻、迷离的氛围。这种比喻使诗中的意象变得朦胧,如同罩上了一层薄纱,让读者在欣赏诗歌时需要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的美,为诗歌增添了婉约的气质。
● 意象关联强化婉约风格:这些比喻与诗中的其他意象如“啼痕”“永夜”“沧波”等相互关联,共同营造出一种婉约的艺术风格。“啼痕”象征着悲伤和迷茫,与沉烟、叠浪的朦胧美相互映衬,使诗歌的情感更加含蓄深沉;“永夜”的黑暗和孤寂,与银色叠浪的闪亮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婉约氛围。这种意象之间的关联,让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委婉,如同一位婉约派词人在低吟浅唱,展现出婉约之美。
2、展现空灵奇幻之境
● 比喻构建奇幻画面:比喻手法为诗歌构建了奇幻的画面。沉烟似玉、叠浪如银,这些独特的比喻打破了现实的常规,创造出一种奇幻的视觉效果。读者在脑海中能够浮现出烟雾如玉石般温润、波浪似银色绸缎般闪耀的奇特景象,仿佛进入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这种奇幻的画面使诗歌具有了空灵的特质,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美感。
● 意象关联拓展空灵意境:比喻与意象的关联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空灵意境。“沉烟”“叠浪”与“沧波”“永夜”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广阔而深邃的意境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时间和空间似乎都变得模糊,诗人的情感在其中自由流淌。读者在阅读诗歌时,仿佛置身于一个空灵的世界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迷茫、对美好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使诗歌的艺术风格更加空灵奇幻。
3、体现深沉含蓄之韵
● 比喻含蓄表达情感:比喻手法使诗人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通过将沉烟比作玉、叠浪比作银,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而是将情感寄托在这些形象的比喻中。读者需要通过对这些比喻的解读,才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情感。这种含蓄的表达使诗歌具有了深沉的韵味,让读者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不断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
● 意象关联深化情感深度:比喻与意象的关联深化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沉烟”“叠浪”与“啼痕”“永夜”等意象相互呼应,共同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人生的迷茫以及对未来的期许等复杂情感。这些意象之间的关联使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深沉,让读者在感受到诗歌婉约、空灵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情感,进一步体现了诗歌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