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为格力电器吹了两天的牛,今天不吹了。不是吹不动了,而是因为看到了一张宣传海报后,我对海报上的那位人物,忽然心生几分敬意,要刮目相看了。
![]()
图上的小字,大家可能看不太清楚,我把它摘出来:徐自发安徽恩博力电器集团法人兼副董事长。
对于这样的头衔称呼,我是头一回见到。因为我们通常都知道,公司的董事长就是公司的法人代表。人们很自然会疑惑,公司董事长是谁,去哪儿了?怎会让一位副董事长干起来公司董事长的活了。
一直关心,特别是持有格力电器股票的股民对徐自发这个人都不陌生。他曾经是格力电器的董事,并且通过京海公司持有大量的格力电器股份。我们今天依然能够在深交所官网查到他一家人买卖格力电器的股票的光荣纪录。
![]()
可他后来不愿睡在格力电器公司躺平,靠卖格力电器赚钱。而选择一条艰难而又极富挑战的路,彻底卖掉自己持有的格力电器股份,另起炉灶造空调。这一点,他就做得比格力电器的前董事长强多了。因为他不是像他那样,卖掉格力电器股份去教育别人少说空话。
![]()
而是用卖出格力电器股份得到钱去真干实事,建厂造空调了。
![]()
虽然在上面这张奠基的照片上,我们没有看见他的身影。可是在下面这张照片中还是能够很容易找到他。因为他其中唯一一位戴了口罩遮住了自己脸,站在旁边拿个人。
![]()
今天回想起来,他当时是太低调了。把出头露脸站C为的机会,都让给了别人。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最主要的出资人。可如今他别无选择,只能走上前台了。因为当年站C位的那个人,自己跑路了。
说句实在话,我过去对他是颇有微词的。因为他与格力电器决裂,我很不高兴,甚至巴不得他倒霉。而如今,我要改变自己过去偏见,敬他是条汉子,是个干实事的人!不像某些人,只会耍嘴皮子,蝇营狗苟。
为什么其他那些人也是从格力电器出来的所谓能人,在遇到困难了都会跑路,而徐自发不跑。具体内部原因我们外人不知道。但我凭常识知道,因为他跑不了。别看他名义上不是公司的董事长,可他是公司最大的出资人,是公司真正的老板,只有他能把公司当成自己公司。
由此我又很自然想起来了现在的格力电器了。虽然法理上格力电器是无实际控制人公司。但是,公司实际上是也有一个不会跑路,也不能跑路的“老板”,她就是董明珠。除了她,其他那些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只要格力电器股价涨得足够高,让我满意了,或者我需要用钱时,我也可能随时会卖掉格力电器股票跑路的。
为什么说董明珠这辈子永远不可能抛弃格力电器,因为格力电器已经融入到她的生命之中了。过去,格力电器公司还是国资控股,她是不是能在公司一直呆下去去,还由不得自己时,她就从未卖出过一股公司股票。而现在,格力电器公司已经成为无实际控制人的公众公司,已经没有人可以让她,在她自己不愿退下时迫使她离开格力后。她就更不可能卖出格力电器股票套现走人了。这就是格力电器公司与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特别不同之处。可惜很少人注意,并考虑到这一点。如果大家看到,看清楚,看明白这一点,大家就能理解格力电器为什么不那么在意公司市值管理,通俗讲就是公司股价的高低了。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不是想要卖出公司股票,而是把股票当作公司的股权进行投资,吃股息。股价高低与你何干?
反之,如果你买入公司股票是为了以更高价钱卖出,则肯定是会希望公司股价越高越好。甚至可能为了能使自己手中的股票能买一个好的价钱,会以冠冕堂皇的市值管理名义,不折手段。当然,手段只要合法,就没有对错了。
我举个例子吧。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格力电器截至今年半年报的商誉仅有13.68亿元,而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的商誉却分别是347.24亿元和278.53亿元,合计超过了600多亿元。
表面看,这是格力电器公司不懂资本市场运作,做大做强。实则是格力电器的管理层,以董明珠为代表,是与它们两家性质完全不同的公司。别以为都是上市公司就是一样的。
我以前说过多次,美的集团的方洪波再厉害,他也是受命于何家,必须听何家使唤的。如果何家对他不满意了,要他今天下台,他挨不过明天。因此,方洪波不可能像董明珠那样,把美的集团公司视为自己生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白这一点,大家就能理解何家要减持公司股票时,他也一样会减持了。而这样的事情,在董明珠身上,甚至是格力电器的公司的现任高管中(过去董秘望靖东是特例),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明白了格力电器公司以董明珠为代表公司核心管理层团队,都是把公司当作事业来经营,而不是炒股票的。就能明白为什么公司不会有那么多的商誉,四处并购,通过财报并表使得收数据增长好看了。
![]()
一直关注读我文章的朋友,对于上面这张我依据三家公司年报披露的财务数据编制的简陋表格已经不陌生了。但我猜,真正琢磨这些简单数据后面含义的人可能还不多。否则,格力电器股票不可能还是极度被低估,甚至还有人看到格力电器股价不涨,开始动摇,要减持分仓去买别的股票了。我今天再提一点,似乎是巧合的事情。
格力电器是三大家电公司中累计给股东现金分红最多的公司,但是却是其中营收最低的公司,这个大家都知道,而且津津乐道。可是,大家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为什么美的和海尔年报的营收和利润比格力电器多了那么多,可是账上能够分配的资金剩余却比格力电器少那么多呢?我说的巧合是,依据2024年报分配后,格力电器剩余的可分配利润依然还有600多亿元,而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的商誉加起来,恰恰也是600多亿元。一正一反,可见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靠商誉撑起来的合并报表营收和利润有多水。
而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为什么都要不约而同,依靠不断增加并购商誉做高公司营收和利润数据呢。目的很明确,一方面表示管理层团队经营管理有方,营收利润年年增长了完成考核目标了。另一方面公司财报好看后就能吸引股民包括基金机构投资者,公司股价上涨,这样自己手中持有的公司股票就能买个好价钱。
至于那些累积商誉,越滚越多,不是现任美的集团和海尔智家管理层考虑的事情。因为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公司现在的管理层岗位上呆多久。这与股民炒股票有点类似,把股价炒高后,自己能卖掉就够了,以后的事情让接盘的人去考虑吧。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谁也不会傻到在自己任内进行商誉减持的。
回到文章开头,我为什么对徐自发要刮目相看了,因为他是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公司,真要干一番自己的事业了。这一点,他与董明珠有点像,不像别人,只是想利用管理公司的机会,利用权力来投机捞一把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