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恶魔就在身边!近日,一名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在妇联组织的女童安全教育课上,通过互动察觉13岁单亲女孩小芳可能遭性侵的线索,后续妇科检查证实她被舅舅多次侵犯,小芳母亲早逝,父亲为养家常年在外打工,将她委托给舅舅照料。案发后,小芳因为“怕给父亲添乱”一度隐瞒,最终在检察官鼓励下勇敢报警。舅舅因涉嫌强奸罪在48小时内被批准逮。
![]()
如果我们以为这只是极端个案,那就错了。其实这种悲剧比我们想象的更普遍。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十年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中熟人作案占比70%-80%(2014年达87.87%),这里的"熟人"包括亲人、邻居、老师、网友、父母的朋友等。他们利用信任关系,在你最不设防的时候下手。绝大部分的犯罪并不是随机行为,而是有预谋的。犯罪分子会寻找合适的对象、时机和环境,或者等待条件成熟时实施犯罪。而熟人之所以容易得手,就在于他们对环境非常熟悉,很容易找到作案时机。
犯罪心理学研究揭示,熟人性侵绝非随机冲动,而是精密计算的"机会犯罪"。犯罪者通过长期观察筛选目标: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监护等脆弱群体,因其情感支持系统薄弱、自我保护能力缺失,成为首要猎物。更令人震惊的是,这类犯罪往往呈现"渐进式渗透"特征——从肢体接触试探到心理操控,从偶尔越界到长期控制,犯罪者利用亲情羁绊、权威压制、利益诱惑等手段,将受害者困在"羞耻感"与"恐惧感"编织的牢笼中。
![]()
我们无法消除世界上所有的恶,但至少可以教会孩子识别危险,从小就要教育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哪些部位是隐私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碰。告诉他们,如果有人让你感到不舒服,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其次,打破"熟人无害"的错觉,要让孩子明白,"熟人"不等于"好人"。无论是谁,只要做了不合适的事情,都要勇敢地说"不"。不要因为对方是长辈、老师或者熟人就不敢拒绝。
如果孩子出现异常的行为变化,比如突然变得沉默、害怕某个人、睡眠质量下降、不愿意和某些人单独相处等,家长要保持高度敏感,及时了解情况。单亲或留守家庭父母更需要加强亲情关爱,即使委托照料也应该定期沟通,直接询问:“有人触碰你让你不舒服吗?”“你的房间门锁正常吗?” 打破孩子的羞耻感。另外,一定不要让未成年人长期单独处于异性亲属监护环境,尤其青春期女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