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价值数亿美元的护卫舰,在红海面对胡塞武装的无人机时,导弹系统竟然瘫痪了半小时,175名船员只能躲在舱内祈祷,最终靠美军掩护才捡回性命。
丹麦这个北欧小国,最近用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军事失误,向全世界展示了什么叫做“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个全国军队加起来不到2万人的国家,却偏偏要学世界大国到处展示军事存在。
![]()
结果呢?战舰出门就瘫痪,导弹测试就失控,连国防大臣都要从媒体上得知自己舰队的糗事。先看看丹麦的家底。丹麦全国军队人数不到2万人,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还不如一些国家一个师的兵力多。
空军也只有54架战斗机,就这么点家当,他们还大方地送了6架给乌克兰。剩下的F-35A和F-16战机,还得依赖美国提供维护和技术支持。
![]()
就这么点实力,乖乖守家门口不好吗?偏不!丹麦非要派军舰去红海“护航”,结果2024年3月,“伊弗・胡伊特费尔特”号护卫舰在红海遭遇胡塞武装无人机袭击时,导弹和雷达系统直接瘫痪了30分钟。175名船员吓得躲在船舱里瑟瑟发抖,最后全靠美军的“卡尼”号驱逐舰掩护才捡回一条命。
这哪是去护航,分明是去丢人现眼!更离谱的是,这么严重的事故,丹麦国防大臣居然是从媒体上得知消息的!军队高层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隐瞒真相。这事气得国防大臣当场解雇了武装部队司令弗莱明・伦特费尔。但解雇一个人就能解决系统性问题吗?
![]()
纸终究包不住火。没过多久,丹麦另一艘“尼尔斯・尤尔”号护卫舰在港口测试时又出事了。导弹发射器突然意外激活,还关不掉了!为了防止导弹发射后碎片落入海峡,这条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之一,硬生生被关闭了6小时,民用船只全被堵在半路。
面子丢光了,丹麦开始急了。他们宣布要投入274亿丹麦克朗(约合42.6亿美元)加强北极和北大西洋方向的防务。还计划采购21艘新型舰艇替换海军国民卫队的老旧巡逻艇,要采购多用途舰艇,要更新现役主力护卫舰,甚至要扩充北极地区巡逻力量。
![]()
听起来很雄心勃勃是吧?但问题是,丹麦国内造船业规模与技术储备相对有限。这就好比一个平时不及格的学生,突然宣布要考清华北大,谁信啊?现有的舰艇都玩不转,还妄想着搞更多更高级的?丹麦还计划投入约87.7亿美元加强军事力量,其中包括增购16架F-35战斗机。
但他们似乎不明白一个道理:光有钱买装备,并不等于就有战斗力。红海护航任务的失败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就算有再先进的战舰,没有合格的士兵操作,没有完善的后勤维护,没有高效的管理体系,一切都等于零。
![]()
丹麦还拨出2.533亿美元用于扶持军队2025年至2026年的信息技术发展。但问题是,如果连最基本的装备维护和人员训练都做不好,信息化建设又能起到什么作用?丹麦的军事建设,活像一场拙劣的模仿秀:模仿大国的战略,却没有对应的实力;追求先进的装备,却缺乏操作的能力。
一个小国,如果认不清自己的定位,偏要挤进强国的牌局,结果就是既浪费资源,又沦为笑柄。最可悲的是,丹麦的普通纳税人还得为这些愚蠢的决策买单,而丹麦的士兵则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使用那些不可靠的装备执行他们能力以外的任务。何必呢?何必打肿脸充胖子,何必用士兵的生命去换取那点可怜的存在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