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卓文君(西汉)
![]()
历史信息: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冶铁巨商卓王孙之女,通音律、善辞赋,活跃于汉武帝时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明确记载其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私奔后当垆卖酒的经历成为千古美谈,是汉代女性突破礼教束缚的典型。
代表作:《白头吟》以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起兴,喊出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的爱情宣言,驳斥司马相如纳妾企图。附作《诀别书》中 “朱弦断,明镜缺” 的决绝,开创女性主动书写婚姻自主的先河。其作品收录于《玉台新咏》,将五言诗与书牍体结合,对后世闺怨文学影响深远。
2. 班昭(东汉)
历史信息: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后汉书・列女传》载其十四岁嫁曹世叔,早寡后潜心治学。汉和帝命其续撰《汉书》,补全八表及《天文志》,使这部断代史得以完璧。邓太后执政时她入宫授学,兼参朝政,开创女性授徒讲学先例。
代表作:《东征赋》记叙随子赴任的沿途见闻,语言质朴纪实,是汉代赋作中少见的女性视角作品。《女诫》七篇虽被后世奉为女教经典,实则系统阐述 “卑弱曲从” 的妇德规范,客观反映了汉代女性的生存困境,其史学贡献远胜于文学成就。
3. 蔡文姬(东汉)
历史信息:名琰,陈留圉县(今河南杞县)人,名士蔡邕之女。《后汉书・列女传》详载其生平:九岁能辨琴音,初嫁卫仲道,夫亡归乡。汉末战乱中被匈奴掳走,嫁左贤王,滞留十二年育有两子。207 年曹操以金璧赎回,改嫁董祀,归汉后整理蔡邕遗稿四百余篇,无一字错漏。
代表作:五言《悲愤诗》长达 540 字,详述被掳、思乡、别子、归汉的全过程,是中国文学史上首部自传体长篇叙事诗。《胡笳十八拍》融合胡汉音乐元素,以 “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 的悲怆,道尽乱世女性的苦难,成为古典十大名曲之一。
4. 谢道韫(东晋)
![]()
历史信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太傅谢安侄女,嫁书法家王凝之。《世说新语》记载其 “咏雪” 典故:面对谢安 “白雪纷纷何所似” 的提问,以 “未若柳絮因风起” 完胜兄长谢朗的 “撒盐空中”,被誉为 “咏絮才”。孙恩之乱中,王凝之被杀,她持刀拒敌,后隐居治学。
代表作:作品多已散佚,现存《论语赞》残篇展现其儒学造诣,《泰山吟》以 “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的豪健笔力,突破东晋闺阁诗的柔媚局限。唐代李白曾化用其意象,她的才情成为后世女性文学的标杆。
5. 薛涛(唐代)
历史信息: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幼年随父入蜀,父亡后沦为乐妓。《唐才子传》载其与元稹、白居易等文坛领袖唱和,元稹赞其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她自创 “薛涛笺”,以浣花溪水制成彩色诗笺,成为文人雅士珍藏的文房用品,晚年隐居浣花溪畔。
代表作:《春望词》四首以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写尽孤寂,情感细腻动人。《赠远》二首 “芙蓉新落蜀山秋,锦字开缄到是愁”,将相思融入秋景,现存 90 首诗收录于《全唐诗》,是唐代存诗最多的女诗人。
6. 鱼玄机(唐代)
历史信息:原名鱼幼微,长安人,师从温庭筠学诗。《北梦琐言》载其十五岁嫁李亿为妾,遭正妻排挤,入咸宜观为道士,道号玄机。她在道观中与文人酬唱,后因怀疑侍女绿翘与情人有染,将其杖杀,最终被处死,年仅 27 岁,是晚唐极具悲剧色彩的才女。
代表作:《赠邻女》中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一句,道尽女性对真挚爱情的渴求,成为千古名句。《江陵愁望寄子安》“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以江水喻情思,婉约缠绵,现存 50 首诗收录于《全唐诗》。
7. 李冶(唐代)
![]()
历史信息:字季兰,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幼时为道士,后还俗。《唐才子传》称其 “美姿容,神情萧散”,与陆羽、刘长卿等交往密切,诗名远播。安史之乱后因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赐死,生平充满传奇与争议。
代表作:《八至》“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以极简语言道尽人际关系的辩证哲理,堪称神作。《寄校书七兄》“无事乌程县,蹉跎岁月余”,写尽漂泊思乡之苦,诗风豪放洒脱,突破传统闺阁诗的局限。
8. 李清照(宋代)
历史信息: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生于书香门第,父李格非为苏轼门生。18 岁嫁赵明诚,共同搜求金石古籍,靖康之变后流寓南方,夫亡后再嫁受骗,晚年孤苦。《宋史》虽无专传,但王灼《碧鸡漫志》等文献详载其生平,被誉为 “千古第一才女”。
代表作:早期《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以白描写闺阁闲情;晚期《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用叠字写尽国破家亡之痛。所著《词论》提出 “词别是一家” 之说,强调音律与典雅,现存 50 余首词收录于《漱玉词》,是婉约派集大成者。
9. 朱淑真(宋代)
历史信息: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仕宦家庭,嫁与俗吏,婚姻不幸。《四库全书总目》载其作品因 “语多凄怨”,死后被父母焚毁,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集》为后人辑录,活跃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年。
代表作:《元夜》“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以元宵繁华反衬孤寂;《愁怀》“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 暗喻婚姻错配。她善用白描,语言直率,“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的诗句,彰显其孤傲品格。
10. 张玉娘(宋代)
![]()
历史信息:字若琼,松阳(今浙江丽水)人,出身官宦世家,与沈佺自幼订婚,沈佺早逝后,她忧思成疾而亡,年仅 27 岁。《浙江通志》载其生平,其爱情悲剧与文学成就被时人传颂,被誉为 “宋代李清照第二”。
代表作:《兰雪集》收录其诗词 100 余首,《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皎皎” 以质朴语言写深情,被明代解缙赞为 “可与《国风》并驱”。《哭沈生》四首 “中路怜长别,无因复见闻”,字字泣血,展现生死不渝的爱情。
11. 吴淑姬(宋代)
历史信息:号幽栖居士,湖州(今浙江湖州)人,出身贫寒,因才名被当地恶少诬陷入狱。《唐宋诸贤绝妙词选》载其在狱中作《长相思》词自辩,州官见其词才惊叹,当即判其无罪释放。陆游在《渭南文集》中赞其 “才思敏捷,不逊男儿”,她虽生平记载简略,却因词作被录入多部宋代词选,成为南宋初年少见的平民才女。
代表作:《阳春白雪词》收录其词 10 余首,《长相思》“烟霏霏,雨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以叠字写尽江南冬景的凄迷,被评为 “宋代女词中第一流”;《小重山》“谢了荼蘼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以残花喻青春易逝,语言浅白却意境深远。其词不事雕琢,善用白描,打破了宋代闺阁词 “重辞藻轻意境” 的局限,对后世通俗词创作影响深远。
12. 管道升(元代)
历史信息:字仲姬,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嫁书法家赵孟頫,夫妻二人并称 “赵管”。《元史・赵孟頫传》附载其事迹,她擅长书画,尤精墨竹,元仁宗曾将其书法与赵孟頫、赵雍父子作品合装成卷,珍藏内府。
代表作:《我侬词》为驳斥赵孟頫纳妾念头而作,“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以通俗比喻表达夫妻一体的深情,流传至今。书画作品《墨竹图》现存故宫博物院,笔法遒劲,兼具文人气息与女性柔美,是元代女性书画家中的翘楚。
13. 叶小鸾(明代)
![]()
历史信息:字琼章,吴江(今江苏苏州)人,晚明文学家叶绍袁之女,聪慧过人,精通诗词书画,却在出嫁前五日病逝,年仅 17 岁。《列朝诗集小传》载其生平,其父整理其遗作《返生香》,收录诗词 200 余首。
代表作:《绝命词》“春来春去总花时,花落花开总不知”,道尽对生命的眷恋;《浣溪沙・春日》“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以凄婉笔触写闺中闲愁。其作品虽多作于少女时期,却已展现出成熟的艺术技巧,被誉为 “才女中的才女”。
14. 黄娥(明代)
历史信息:字秀眉,遂宁(今四川遂宁)人,工部尚书黄珂之女,19 岁嫁明代文学家杨慎为妻。《列朝诗集小传》载其 “博通经史,工词翰”,婚后次年杨慎因 “大礼议” 案被贬云南永昌卫,夫妻分离长达 30 年,她独留四川主持家事,以书信与诗词寄情。《明史・杨慎传》附载其事迹,赞其 “闺中作手,不让易安”,晚年与杨慎短暂团聚后,仍以诗词相伴,享年 71 岁。
代表作:现存《杨夫人乐府》3 卷,《雁来红》曲中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以雁传书的典故写尽两地相思,语言质朴却情真意切。《黄莺儿・积雨》“东风吹雨过窗纱,帘外青山一半遮”,借雨景抒孤寂,兼具民歌的清新与文人词的雅致。其作品多写离别之苦,却无闺阁词的纤弱,被后世誉为 “明代第一女曲家”,填补了明代女性散曲创作的空白。
15. 马湘兰(明代)
历史信息:名守真,字湘兰,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秦淮八艳” 之一,以善画兰草、工诗词闻名。《列朝诗集小传》称其 “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与文学家王穉登交往半生,曾为其绘制《墨兰图》题诗相赠。晚年散尽积蓄为病中的王穉登祝寿,事后不久病逝,年仅 57 岁。《板桥杂记》载其寓所 “兰室” 常聚文人雅士,她以诗画酬唱,从不卖身,是秦淮名妓中少见的 “以才侍人” 者。
代表作:《湘兰子集》收录其诗 200 余首,《对竹思友》“翠筱含风影自摇,露华凝缀滴青霄”,借竹喻友,清雅脱俗;《赠王穉登》“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将半生情愫凝于月景,哀而不怨。其画兰作品《墨兰图》现存故宫博物院,笔法疏朗,被评为 “兰草入画,湘兰为冠”,诗画双绝的特质使她成为晚明女性艺术的代表。
16. 柳如是(明末清初)
![]()
历史信息:本名杨爱,字如是,号河东君,吴江人,早年为秦淮八艳之一,后嫁钱谦益为妾。《清史稿・钱谦益传》提及她,明亡时劝钱谦益殉国,未果后支持反清复明活动,最终自缢身亡,兼具才情与气节。
代表作:《戊寅草》收录其早期诗作,《湖上草》多写与钱谦益的交往,“垂杨小院绣帘东,莺阁残枝未肯空”,诗风清丽,兼具豪放之气。《咏寒柳》“昔日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麦登场”,借柳咏史,寄托兴亡之叹,是明清之际女性文学的代表。
17. 顾太清(清代)
历史信息:名春,字太清,满族镶蓝旗人,嫁荣亲王奕绘为侧福晋。《清史稿》虽无传,但《天游阁集》序文详载其生平,她擅长诗词书画,与纳兰性德并称 “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是清代满族第一才女。
代表作:《东海渔歌》收录其词 300 余首,《浪淘沙・登香山望昆明湖》“岚翠接苍茫,石径微茫”,将山水与情思融合;《浣溪沙・题丁墨农 “采芝图”》“采芝人去已千年,丹砂勾漏隐神仙”,意境悠远。其词风清丽自然,兼具豪放,突破了传统闺阁词的局限。
18. 沈善宝(清代)
历史信息:字湘佩,钱塘人,出身书香门第,早寡后以授徒、著述为生。《清代闺阁诗人征略》载其生平,她编辑《名媛诗话》12 卷,收录历代女诗人作品,是清代重要的女性文学评论家。
代表作:《鸿雪楼诗集》收录其诗词 2000 余首,《渡黄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气势磅礴,不似女性手笔;《哭母》“血泪抛残恨未消,北堂风雨暗迢迢”,情感真挚动人。她的《名媛诗话》首次系统梳理女性文学脉络,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19. 王贞仪(清代)
![]()
历史信息:字德卿,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出身官宦世家,自幼随父游历四方,通天文、算学、医学,是清代少有的女性科学家兼文学家。《清代闺阁诗人征略》载其 “夜观星象,昼研算术,常自绘浑天仪解说原理”,29 岁因难产去世,生前完成《地圆说》《筹算易知》等科学著作,同时留下大量诗词。她突破 “女子无才便是德” 的桎梏,在男性主导的科学与文学领域均有建树,被现代学者称为 “清代女性中的‘百科全书式’人物”。
代表作:《德风亭初集》收录其诗词 300 余首,《自题秋闺望月图》“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直接驳斥性别偏见,豪情不输男儿;《星象图赋》以 “众星列宿,如棋布天” 的生动比喻,将天文知识融入赋作,开创 “科学文学” 的独特风格。其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既写 “登山绝顶我为峰” 的壮志,也有 “夜阑人静漏声迟” 的柔情,是清代女性文学中少见的 “跨界” 佳作。
20. 席佩兰(清代)
历史信息:名蕊珠,字佩兰,昭文(今江苏常熟)人,“随园女弟子” 之一,嫁同县诗人孙原湘,夫妻二人以诗唱和,被誉为 “清代第一文学夫妻”。《随园诗话》载袁枚赞其 “诗才清妙,尤长于白描”,她虽出身名门,却不避俗事,诗词多写家庭日常与田园风光。晚年整理夫妻唱和诗《双清阁集》,成为清代女性文学中 “家庭诗学” 的代表。
代表作:《长真阁诗稿》收录其诗 500 余首,《寄外》“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东”,以家常语写对丈夫的思念,被袁枚评为 “字字入情,不事修饰而自工”;《夏夜示外》“荷花风细竹娟娟,凉入疏棂夜未眠”,将夏夜闲居的惬意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生活气息。其诗风清新自然,摒弃了清代闺阁诗的 “无病呻吟”,以 “写真实、抒真情” 见长,对后世女性生活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历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