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周五的美国股市交易中,市场整体呈现复杂波动态势。多重因素交织推动下,美股主要指数虽最终“触底反弹”,但中概股板块却遭遇显著冲击,个股集体下挫。作为中概股龙头的阿里巴巴股价更是在盘中上演“过山车”行情,成为引发市场连锁反应的关键导火索。
当日交易时段初期,阿里巴巴股价曾上涨1.6%,市场情绪一度向好,然而午后风云突变,股价突然直线跳水,最终收跌3.78%。这一剧烈波动迅速波及其他中概股,引发板块整体承压。
![]()
此次阿里股价闪崩的直接诱因源于一则流传于美国市场的假消息。
据《金融时报》报道,有匿名信源声称美国白宫发布了一份未公开备忘录,指控阿里巴巴向中国军方提供用户数据访问权限及人工智能服务,协助其对美国境内目标采取行动。该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市场震动,但经核查,其内容存在严重逻辑漏洞与事实错误。
从业务本质看,阿里巴巴核心业务聚焦于电商生态、云计算服务及数字支付领域,与军事行动无任何关联。所谓“协助军方行动”的说法完全缺乏技术可行性支撑。
更值得关注的是,白宫官方对此传闻始终未作回应,而《金融时报》亦明确承认无法核实信源可靠性。这种“不置可否”的态度反而加剧了市场猜测,为做空势力提供了可乘之机。
![]()
业内普遍认为,该假消息极有可能是做空机构蓄意散布的谣言,旨在制造恐慌情绪以低位建仓牟利。
此类操作模式并非孤例——此前港股市场中的腾讯科技也曾遭遇类似套路。当时,不实传闻引发股价波动,最终被证实为市场操纵手段。如今,相同手法再度复制到阿里身上,暴露出部分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投机套利的惯用伎俩。
面对恶意攻击,阿里巴巴迅速作出官方回应,通过正式渠道严正辟谣,强调所谓指控纯属无稽之谈,是对公司的恶意中伤。
![]()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风波前夕,阿里刚宣布推出对标ChatGPT的人工智能产品“千问”,其技术升级与品牌重塑引发市场广泛期待。
然而,假消息的接踵而至,令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是否存在系统性打压中概股的金融战意图。
从市场表现看,尽管盘中股价大幅波动,但尾盘时段阿里股价已止跌回升,盘后交易更出现翻红迹象。这一走势表明,理性投资者开始识破谣言本质,市场对虚假信息的“脱敏”能力有所增强。
不过,相较于单一公司传闻,当前更需警惕的宏观风险在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
![]()
近期,市场对美联储12月降息的预期发生剧烈变化。
此前,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一度高达95%,成为支撑市场乐观情绪的重要支柱。但目前这一预期已跌破50%关口,流动性收紧预期显著升温。
作为全球资本市场的核心变量,美联储政策走向直接影响资金流向与市场流动性。若降息预期持续弱化,美元流动性承压将不可避免地对全球股市形成压力,尤其是对依赖外部资本的新兴市场及科技股板块构成实质性利空。
![]()
在此背景下,投资者需保持高度警惕。一方面需甄别虚假信息干扰,避免被短期市场情绪裹挟;另一方面更应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提前做好风险对冲准备。相较于个别公司的谣言冲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才是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的基石。
当前,美国金融战的惯用套路虽显陈旧,但其背后的流动性博弈与市场心理操控仍需严肃对待。唯有提升信息甄别能力与风险防控意识,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主动。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