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抛出“台湾有事即日本存亡危机”的狂言时,这场政治豪赌已将中日关系推入二战以来最危险的漩涡。这位右翼政客用短短二十天时间,完成了从政坛新人到东亚地缘危机制造者的蜕变,其言行背后折射出的,是日本政坛集体右倾化加速的危险信号。
一、突破底线的政治挑衅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论绝非偶然口误。这位长期参拜靖国神社的极右翼政客,在11月7日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公然将“存亡危机事态”这一安倍晋三炮制的模糊概念,与中国内政问题直接挂钩。这种将日本安全与中国统一进程强行绑定的危险逻辑,本质上是将日本置于中美战略博弈的火药桶上。
![]()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指出,这是日本领导人首次将“存亡危机事态”应用于台湾问题,开创了极其恶劣的先例。更值得警惕的是,高市言论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卸任后提出的“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形成呼应,标志着日本政坛在涉台问题上完成从民间叫嚣到官方表态的危险跨越。
二、历史幽灵的现代复活
![]()
高市早苗的“存亡危机”论调,与日本军国主义时期的“大东亚战争论”存在惊人相似性。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同样以“满洲事变即日本存亡危机”为借口,通过制造柳条湖事件点燃侵华战火。历史教训表明,当日本政客将地缘危机与国家存亡强行关联时,往往意味着军事冒险主义的抬头。
![]()
日本东亚共同体研究所所长孙崎享的质疑直指要害:“台湾与中国大陆同属一个国家,船只主要航行于太平洋一侧,何来危及日本存亡?”这种常识性追问,恰恰暴露了高市言论的荒谬本质——其真实目的并非维护日本安全,而是为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实现军事松绑制造舆论。
三、日本政坛的集体右转
![]()
高市早苗的狂言,是日本政治生态异化的必然产物。自民党与极右翼政党维新会组成的联合政权,在历史问题上持续突破红线:从参拜靖国神社常态化到美化侵略历史,从渲染“中国威胁论”到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日本政坛正在系统性地颠覆战后国际秩序。
![]()
吕耀东研究员指出,日本政治右倾化已通过首相表态具象化。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涉华议题上,更反映在安全战略层面。日本2023年防卫预算突破6.8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计划在西南诸岛部署远程导弹;推动与美英澳的“奥库斯”合作——这些动作与高市言论形成战略呼应,构成完整的军事松绑路线图。
四、中日关系的悬崖博弈
![]()
面对高市早苗的挑衅,中国外交部连续四天发出严厉警告,国防部明确表示“必将迎头痛击”。这种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源于对日本可能军事介入台海的深度忧虑。历史经验表明,当日本政客将台湾问题与自身安全捆绑时,往往伴随军事冒险行动。
![]()
日本国内反对声音同样值得关注。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强调“台湾是中国内政”,野田佳彦直言“这是历代首相止步的话题”,立宪民主党议员大串博志在国会连续追问要求撤回言论。这些声音显示,日本社会仍存在理性力量,但高市早苗拒绝撤回言论的态度,暴露出新政权在右倾化道路上的决绝。
五、地区安全的连锁反应
![]()
高市早苗的“天崩开局”,正在引发地区安全格局的连锁反应。美国虽未公开支持日本涉台言论,但其“印太战略”客观上为日本军事松绑提供空间;东南亚国家普遍担忧日本可能成为地区不稳定因素;韩国舆论开始反思“亲日派”政策;俄罗斯明确表示“不允许东亚重现乌克兰危机”。
![]()
这种复杂局面下,中国保持战略定力至关重要。一方面要通过军事威慑遏制日本冒险冲动,另一方面需通过经济合作分化日本国内势力。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的重启、RCEP框架下的经贸合作深化,都是对冲政治风险的现实选择。
结语:悬崖边的抉择时刻
![]()
高市早苗用二十天时间,将中日关系推入二战以来最危险的境地。这位右翼政客的狂言,本质上是日本政治精英集团对和平宪法的集体背叛。当日本试图通过绑架地区安全实现军事大国化时,必须清醒认识到:任何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
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是押着相似的韵脚。1931年的日本选择军事冒险,最终走向战败深渊;今天的日本若重蹈覆辙,必将再次被时代抛弃。中日关系的未来,取决于日本能否在悬崖前及时刹车,回归和平发展正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