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成都日报
![]()
11月14日下午,天府新城会议中心内,一条现代化的丝绸之路正从成都伸向中东欧。来自斯洛文尼亚、罗马尼亚、克罗地亚、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7国的18位政商界代表组成的考察团与60家成都企业齐聚“一带一路”中国(成都)—中东欧国家工商界对话会,共谋产业对接与双向合作。
更是“双向赋能”
不只是“双向奔赴”
“成都的热情、活力与开放,使其成为此次对话会的完美主办城市。”考察团团长、斯洛文尼亚社会民主人士党副主席、国民议会副议长梅伊拉·霍特在开幕致辞中这样评价。她动情地谈到卢布尔雅那与成都的友城情谊,称这条纽带是“人民之间紧密联系的永恒象征”。她强调,本次对话会标志着合作的新篇章,“活动将长期的友谊转化为聚焦商业伙伴关系和切实成果的前瞻性对话。”
在她看来,成都不仅是一座“有厚度”的城市,更在绿色发展、智慧城市等领域展现出系统性的规划能力,为双方合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我们正携手建设一条更高效、更可持续地连接我们地区的‘现代丝绸之路’。”梅伊拉·霍特说。
活动中,中外嘉宾围绕“蓉欧产业对话”展开务实交流。成都市有关部门详细介绍了工业发展现状与商贸合作机遇,成都巴莫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天府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本土企业和机构分享了出海经验与技术优势。中东欧代表带着具体的合作意向和政策支持期待与成都企业的合作。
从“意愿”走向“项目”
中东欧抛出合作“橄榄枝”
“我们来到成都,已准备好推动签署具体的谅解备忘录,为投资者匹配优质的本地伙伴,并将良好的意愿转化为可运营的项目。”梅伊拉·霍特团长进一步提出了深化合作的具体建议,“我们欢迎中国企业深入探索中东欧市场,共建合作机遇。”
克罗地亚议员伊万·拉昌提出五大合作方向:联通与物流、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优质食品与旅游业。“佩列沙茨大桥是我们合作共赢的生动例证,它证明我们有能力实施造福人民、联通区域、增进信任的优质项目。”据了解,佩列沙茨大桥是中国路桥公司承建的大型基建项目。
斯洛伐克企业代表克里斯蒂娜·克拉斯年斯卡用数据说话:2024年,中国斯洛伐克货物贸易总额为97.2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斯洛伐克在欧盟外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投资项目占斯洛伐克外资项目总量的27%,包括戈顿—伊诺巴特电池厂和吉利电动汽车工厂等重大投资。”
面对橄榄枝,成都企业也积极回应。成都卡诺普机器人副总经理邓世海告诉记者,公司产品已出口至30多个国家,并在欧洲建立24小时服务体系。“下一步,我们将推动AI赋能机器人的智能化方案向欧洲转换,希望未来智能化机器人的应用在欧洲市场得到认可和发展。”
从“通路”到“通心”
蓉欧合作迈向“双向赋能”
此次对话会是“蓉欧产业对话”机制持续深化的最新体现。近年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成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业合作正迈向深入,在物流通道、绿色能源等多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务实合作。
国际物流大通道是合作的基础与动脉。以波兰、匈牙利等国为核心节点,成都中欧班列高效运转,已成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黄金走廊。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成都开行的中欧班列就达1677列,成功联通境外126个城市。在此基础上,四川的物流企业更与中东欧伙伴签署协议,共同投资建设覆盖广泛的国际铁路物流与仓储网络,为双边贸易与产业合作夯实了根基。
绿色新能源领域方面,今年10月举办的成都—匈牙利产贸供需对接会上,氢启能源技术公司执行董事张强表示:“期望能将AEM分布式制氢设备与匈牙利当地可再生能源项目结合,参与构建‘电—氢—电’绿色能源循环体系。”
此外,第十八届中国—欧盟投资贸易科技合作洽谈会将于本月19日—21日在成都举行,设置五大平行产业对接会,推动中欧企业精准匹配。这些持续落地的合作项目,标志着蓉欧产业对话已从理念交流迈向实质合作的新阶段。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成都,正以“双向赋能”的诚意与实力,迎接每一次合作的叩门,让“现代丝绸之路”不仅通商,更通心。(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帆 文/图)
来源:成都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