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接续奋进久久为功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0
分享至

  日前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情况的汇报。

  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颁布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落地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从“谋篇布局”迈入“全面发力”阶段。

  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有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见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五育”并举、校家社协同育人格局形成,教师队伍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深入落实。普惠优质教育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高质量教育体系,义务教育全国2895个县域实现基本均衡,随迁子女、适龄残疾儿童受教育保障机制更加健全。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2%,今年学前一年免费惠及1200多万儿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8%,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学生资助实现全覆盖,每年惠及1.5亿人次。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教育综合改革向纵深推进,中高考、学位授予等改革落地,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升级。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拓展,与18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教育合作关系,“鲁班工坊”等项目成为闪亮名片,中国教育正在成为世界教育的重要力量。

  一年多来,教育强国建设步伐更加坚实,为“十五五”规划开局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夯实了基础,我们要在应变求变中找准下一阶段教育强国建设的发力点。

  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要践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促进思政课堂和社会课堂有效融合,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强化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高质量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常态化开展大学生信仰、信念、信心教育。建好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创新理论。以技术赋能思政工作,提升教师党建思政效能,加强辅导员等队伍建设,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支持各地各校深化改革创新,聚焦党建引领、大中小一体、校家社协同,完善育人链条,促进高校资源向中小学开放,开设高质量家长课堂。

  要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培养更多国家急需的创新人才。精准锚定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能源等关键领域,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人才培养上,既要强化基础学科教育筑牢根基,又要聚焦应用导向设置特色专业,通过产学研协同育人、重大科研项目历练等方式,锤炼人才创新力。同时,持续完善人才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提供广阔平台和发展空间,源源不断培养出一批批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和智力支撑。

  要着力解决教育领域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适应学龄人口变化,促进教育公平。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而教育是民生之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扩大学龄人口净流入城镇的教育资源供给。稳步扩大免费教育范围,探索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统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扩大普通高中办学资源,办好特殊教育、专门教育。一桩桩、一件件,直指教育领域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我们应时刻牢记,建设教育强国的最终目标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推进教育强国建设。

  要提高质量和优化布局,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布局需立足区域发展实际,统筹城乡、校际等资源配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推动高等教育提质扩容,扩大优质本科教育招生规模。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建设特色鲜明高职院校。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教育系统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促进公平融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环节,推动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根本性转变。同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规模变化、社会发展需求优化资源配置,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要凝聚各界合力,将教育强国建设各项重点工作全面持续推向深入。全国1885万名教师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基础力量,要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做“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各地教育部门要按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要求,培养造就高水平教师队伍,强化教师待遇保障,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要深入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优化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扩大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要凝聚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教育强国建设的良好氛围。

  全国教育大会为教育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做实干家、行动派,以目标、问题、效果为导向,将2027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两步走”目标落细落实。

  教育战线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纲要》为指引,以推进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扎实做好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接续奋进,久久为功,在新起点上奋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巨轮加速前行!

《中国教育报》2025年11月16日 第01版

作者:本报评论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66364文章数 1254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