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秦皇岛企业以新质生产力引领跨界突破

0
分享至

10月29日,记者从位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成功研制并批量生产国内首款采用“真空高压铸造技术”制造的人形机器人腿部骨骼零部件。目前,首批产品已经交付国内客户。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铝车轮供应商,凭借其30余年的技术积淀,正式跨界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我国高端装备的自主发展,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这是一次技术的有力移植,用我们最擅长的工艺,破解新兴产业的核心瓶颈。”中信戴卡材料与前瞻技术研究部高级工程师王晓迪介绍,人形机器人的“骨骼”需兼顾强度、轻量与成本,长期制约其商业化进程,而新工艺使制造效率提升50倍,成本降低60%,重量减轻15%。“轻量化骨骼”为机器人走向普及扫除了关键障碍,体现了新质生产力在传统制造焕新中的核心作用。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机械手臂灵活运转,精准舞动,将炽热铝合金溶液注入模具,经真空高压铸造与快速冷却,一件结构精密、轮廓硬朗的机器人腿部骨骼迅速成型。此次量产产品涵盖左右腿部共4款核心结构件,具备优异强度、抗疲劳性与轻量化特性,全面适配人形机器人高负荷、高动态运动场景,展现出新质生产力在工艺革新与产品性能上的双重优势。

面对产业变革,中信戴卡于2025年主动布局,精准识别汽车轻量化技术与机器人骨骼的共性需求。企业创新真空环境、高压瞬间注入等工艺,实现部件内部高度致密,从容应对机器人奔跑、跳跃等复杂工况,实现了从“车轮制造”到“机器人骨骼智造”的能级跃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

这一跨界突破,依托中信集团“实业星链工程”战略,整合全球7大研发中心和两座“灯塔工厂”,形成贯穿研发与制造的全链条创新能力。中信戴卡材料与前瞻技术研究部副经理刘强表示:“我们将持续攻关关节模组、灵巧手等关键部件,致力于构建自主、安全、可靠的人形机器人供应链。”

目前,研发团队已向更前沿的镁合金与碳纤维材料进军。从“车轮”到“机器人”的跨越,不仅是产品的成功转型,更是中国传统制造业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勇闯新赛道、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中信戴卡样本”。

来源:秦皇岛Plus(记者:王东 马辉 通讯员:王继军)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秦皇岛发布 incentive-icons
秦皇岛发布
网上宣传秦皇岛
20112文章数 1390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