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视点枣庄讯:近日,由山东枣庄爱国人士葛龙飞枣庄自费百万筹建的鲁南抗战纪念馆,因长期缺乏稳定的经济支持陷入运营困境,濒临闭馆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这座扎根鲁南大地的红色场馆,四年来坚持公益开放,累计接待访客超十三万人次,如今却因个人精力与资金耗尽面临停摆,亟待社会各界伸出援手。
![]()
鲁南抗战纪念馆坐落于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南部山区薄板泉西侧,2021年建馆正式对外开放。
![]()
创办者葛龙飞先生怀着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自掏腰包百余万元,历经数年奔走搜集,汇聚起抗战时期的刀具、文献、运河支队队旗等四百余件套文物,还在馆旁立起"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让"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抗战誓言有了具象载体。馆内通过实物陈列、事迹展板等形式,生动再现了鲁南军民同仇敌忾的抗战历程,成为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先后接待过中小学生、退役军人、机关单位等各类参观团体,红色火种在一次次讲解中代代相传。
![]()
![]()
"展馆不大,但每一件展品都是历史的见证。"曾到访的市民王先生回忆,看到抗战老兵用过的水壶、泛黄的烈士名录,仿佛能触摸到那段烽火岁月。四年来,葛龙飞既当馆长又做讲解员,包揽了展品维护、场地管理、接待服务等全部工作,凭着一己之力让场馆正常运转。然而,无固定收入来源的公益运营模式难以为继,展品维护、场地修缮、水、电、房租等开支等持续消耗,让葛龙飞逐渐力不从心,不得不发出闭馆预告,葛馆长那句"江湖路远,后会有期"的无奈慨叹,让无数参观者深感惋惜。
![]()
作为鲁南抗战历史的民间记忆载体,这座展馆的命运牵动人心。当地不少市民呼吁,红色历史传承不应是个人的"独角戏",希望相关部门能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也盼有志企业和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让承载着十余万观众红色记忆的场馆得以延续。
![]()
"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牺牲,每一次参观都是精神洗礼。"葛龙飞表示,只要有资金支持,就愿继续坚守下去,让鲁南抗战精神永远流传。目前,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援助正在汇聚,这座凝聚着个人赤子之心与民族集体记忆的红色场馆,能否渡过难关重焕生机,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卢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