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运会乒乓球比赛已进程过半,目前大部分项目的战斗已经结束,而比赛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竞技以外的争议,其中涉及两位世界冠军陈梦、朱雨玲,此外名将何卓佳、名帅张超也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吧!
首先来聊聊规则层面上的争议,包括何卓佳赛点被罚分,以及张超教练的激情场外指导。
![]()
何卓佳的事情发生在女团小组赛的焦点之战,当时她代表河北队在第三盘出场,与世界排名前十的上海名将陈熠过招,双方激战至决胜局后何卓佳10-9拿到赛点,结果在这关键时刻被罚分导致方寸大乱,最终以11-13败北,而河北队后来也是2-3不敌上海、只比对方多输一盘。
![]()
张超的争议来自另一方面——在指导广东选手比赛的时候,他在场外显得过于激情,怒吼不断,成为赛场上非常另类的存在。不过国乒大满贯邓亚萍在参与比赛直播的时候直言这样的情况在国际赛场上是不允许的。
![]()
以上两件事之所以会引发球迷热议,原因就在于无论裁判的关键球判罚还是教练的场外吼叫,都可能会对场上的运动员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比赛的公平性和双方心态的变化,但在没有鹰眼技术和针对裁判具体规则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好尺度无疑也是摆在裁判与主办方面前的难题。
然后谈一下两个听起来很“科幻”的谣言,那就是所谓的陈梦、朱雨玲高科技“作弊”。
![]()
陈梦一事的起因,是有球迷发现她在女单1/4决赛战胜蒯曼的较量中,场外坐着一位佩戴VR眼镜的男子,所以质疑这是她在利用高科技作弊,不过事后男子发声称自己只是队医,更何况比赛过程中也没有戴眼镜。
![]()
![]()
朱雨玲则是在女单半决赛与孙颖莎的对决中佩戴耳塞,因此导致一部分球迷误以为她在接受远程指导,对此她本人在赛后采访中说出了真相,那也只是她感觉心脏不舒服,所以想出的降低心率的办法而已。
![]()
客观来说,目前乒坛想做到“云”指导是基本不可能的,首先有些朋友可能高估了高科技在这个项目中的应用程度,其次乒乓球绝非棋类等项目,不可能在高速对抗的比赛过程中不断接收指导——教练在现场指导有时候也无济于事,更何况远程操控?这样做恐怕只会把运动员的脑子搞混乱。
不信谣,不传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