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北京市文化局曾对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及葬地进行过调查,但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以下是调查的一些具体情况:
调查背景
上世纪60年代初,文化界准备纪念《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逝世二百周年,但缺乏认定曹雪芹卒年的确切资料,纪念活动定在哪年举行存在争议。后经讨论达成共识,以1763年作为曹雪芹的卒年,将纪念活动定在1963年举办。北京市文化局希望在纪念活动之前找到曹雪芹在北京的故居以及坟茔的位置,于是组织了调查小组开展相关调查。
调查过程及结果
依据传说调查西山一带 :相传曹雪芹晚年住在北京西山一带并葬于此地,调查小组从坊间传说入手,来到海淀区镶黄旗营村调查。
但据几位八九十岁的老村民介绍,镶黄旗、正黄旗和正白旗都属于上三旗,营房是禁地,不允许外人居住,更不要说汉人了,且他们从未听说过营子里有姓曹的。
根据红学家线索调查 :红学家吴恩裕撰写的《有关曹雪芹八种》提供了两条线索,
一是正蓝旗的德某称曹雪芹住在 “健锐营” 之 “镶黄旗营”,死后葬于附近;
二是有人说曹雪芹晚年住在颐和园后红山口到温泉路上的 “镶黄旗营”,并死于该地。调查组按这两条线索调查,发现正蓝旗村根本没有姓 “德” 的,而颐和园后红山口到温泉路上的 “镶黄旗营” 村子里,满族老人也表示未听说有姓曹的一户。
寻找曹雪芹后裔 :调查组得到全市在旗曹姓人员的名单和住址,挨门逐户访问,共走访了二百四十多户,并将与曹雪芹家同属正白旗的七户找出来进行详细分析,但这些户祖上有做官的、有做买卖的、有外迁过来的,与曹雪芹家没有一丝瓜葛。
调查曹雪芹墓地 :香山一带是风水宝地,新旧茔地数量可观,调查组沿途访问、实地探寻了一千二百多座坟茔,得到了一些有待证实的线索,但未能找到确凿的曹雪芹墓地。
1962 年,由三名精干人员组成的调查小组再次开展调查,不过此次调查也未取得实质性突破。
1971年4月,正白旗村39号发现题壁诗,部分专家考证后认为这是曹雪芹“著书黄叶村”之所,1983年此地被辟为“曹雪芹纪念馆”。
但是,前面已经指出,正白旗营房是禁地,外人不能居住,不可能是曹雪芹著书之处。因此这是明目张胆的造假。
其实这些考证都是多余的。包衣曹雪芹不可能骂耶律匈奴犬戎。也不可能在满清国葬期间过生日。这些都是违禁的,是死罪,是红楼梦排满思想的体现,充分证明红楼梦作者不可能是包衣奴才曹雪芹。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