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去年我们小区修缮以来,居民楼屋顶、墙面再也没有漏过了,今年台风季也扛住了。”家住浦锦街道世博家园六街坊的居民张美珍感慨道。她向记者回忆起一家为支持上海世博会动迁的岁月,从兴奋入住到发现漏水问题的糟心,如今,“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了”。
张阿姨的遭遇,曾是世博家园很多居民的“心病”。作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动迁安置社区,世博家园共有13个街坊、243幢房屋、逾万户居民。历经近二十年风雨,小区外墙渗漏、设施老化等问题日益突出。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全国、市、区、镇多位人大代表的接力与区镇两级相关单位的持续关注,世博家园开启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修缮行动——分三批依次推进。目前,一、二批次共9个小区已基本完成修缮,第三批4个小区的修缮工作已启动。
![]()
居民不再需要“摆盆接水”
世博家园修缮工作工程体量大、修缮工艺复杂:每个街坊的“病因”不同,采取的修复方法也各不相同,且群众意见多元,“因此,在修缮过程中,不仅要解决困扰居民多年的漏水问题,还要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小区长期以来存在的疑难杂症,消除安全隐患。”浦锦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
在世博六街坊,施工中采用吊篮工艺,仅空调外机就需要逐一取出再放回,防盗窗要标注门牌号,工程之烦琐可见一斑。但居民们的配合与施工单位的用心,让困扰小区多年的渗漏水问题得到解决,“居民家中不再需要‘摆盆接水’了。”世博二居委党支部副书记费萍介绍说。
![]()
![]()
六街坊是世博家园体量最小的小区,作为试点先行的六街坊,为后续小区积累了宝贵经验。而在第二批次,体量最大的十一街坊经过大半年改造,面貌也焕然一新。“崭新的居民楼穿上‘新衣’,恢复了第一次入住时的模样。”世博六居委党总支副书记康顺杰说,小区面积超13万平方米、总户数1400多户,修缮不仅解决了漏水,还通过微改造拓宽了道路、优化了停车与绿化。“原先大多数居民阳台窗框处出现漏水现象,一楼居民更加严重,墙角几乎都发霉,修缮后大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康顺杰说。
![]()
十一街坊西门出口改后拓宽道路
病因找准,才能药到病除。十四街坊的漏水问题集中在空调外摆台设计缺陷上。施工单位为其做了一场“小手术”:将向内斜坡重新铺设为向外斜坡,让雨水自然外流,根治了积水渗漏的顽疾。“修缮后的大楼,不论是墙体、屋顶,阳台窗户缝隙,包括空调外摆台都经过了淋水试验,把好施工质量这道关!”现场施工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
十四街坊修缮后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第二批世博五、七、八、十、十一、十二、十四街坊(7个小区)已基本完成修缮;第三批世博二、九、十三、十五街坊(4个小区)已启动修缮。
一场由居民主导的修缮故事
世博家园修缮的成功,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创新的治理模式。
在修缮过程中,面对施工期间停车难问题,街道形成机制由居民区党组织和修缮临时党支部牵头,组织代表、业委会、物业、车主等多方开展民主协商,通过拓展临时车位、协调商圈共享等方式有效纾解困难。此外,街道还创新建立“居民质量监督小组”,引导居民代表全过程参与工程监管。同步设立工艺展示厅、进度公示墙等,实现施工流程全透明。
![]()
上架验收
在八街坊,这套方法运用得尤为纯熟——“居民们有的化身‘设计师’参与方案优化,有的组建‘监督队’护航施工质量,当好‘调解员’化解现场矛盾。”世博四居委党支部书记孙军介绍,从方案设计到施工监督,始终坚持居民主体地位,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
八街坊有一户居民常年饱受漏水之苦,担心此次修缮依旧“隔靴搔痒”,起先对工作不大配合。“你放心我也是住在小区的居民,对这次修缮工作,我肯定和你一样关心,不会马虎的。”同是小区居民的吴国强,退休前曾是一名机械工程师,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主动成为了小区修缮项目监督员。
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工作,老吴敲开了这户居民的家门,并发现了他们家漏水的病灶。“由于空调外接水管没有接到雨落水管,长年滴水造成了墙体渗水。”通过老吴的发现,各部门随即联动,而后全小区展开了一次全面的大体检,彻底消除了这一病灶的隐患。
![]()
八街坊修缮后
代表接力,按下“启动键”
“世博家园的漏水是块啃了多年的‘硬骨头’。”区人大代表金祖权感慨道,“过去修修补补,总难除根。这次能下决心彻底修缮,多亏了老唐的那份建议,为我们按下了‘启动键’!”
金祖权口中的“老唐”,正是上海市人大代表唐曙建。2022年,他联名提交的《关于解决“世博家园”动迁房小区外墙渗漏问题的建议》,直指这一沉疴宿疾。“世博家园体量太大,由于建设已久,相关主体单位都不在了,但逾万户居民的期盼不能不顾。”唐曙建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视,他的请求更是打动了相关部门,将世博家园纳入市属大居维修范畴,为逾万户居民打开了困局。
建议的落地,有赖于机制的保障。在2022年7月,浦锦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启用后,各级代表主动下沉社区、联系选民,精准捕捉这一民生痛点。街道党工委书记、人大工委主任金新其带队多次开展实地调研。
![]()
代表参加世博修缮专项监督调研活动
在修缮项目开展前期,街道人大工委充分发挥代表桥梁作用,组织全国、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围绕世博修缮开展专题接待5场,同步邀请职能部门参与,以“面对面交流、现场回应、即知即办”的方式,将居民提出的28条工程技术及管理类建议充分吸纳进方案设计。
世博家园六、十二街坊墙面外保温层材料使用的是无机保温砂浆(已严禁使用),剩余小区的墙面均是聚苯乙烯泡沫板,针对外墙保温层渗漏的不同技术难题,通过居民意见和专家论证相结合,修缮工作最终因地制宜制定“薄层原位修复”和“保温整体铲除修复”两套工艺,精准施治。
“两个街坊因外墙材质问题,涉及外墙保温层全部铲除的情况,铲除期间汛期暴雨可能加剧外墙渗漏,故汛期施工墙面需提前做好防雨防水等保护措施。”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前期调研,大家将各方建议吸纳进方案设计,尽可能规避影响工程的情况,确保修缮工作顺利进行。如今世博家园六、十二街坊修缮工作均已完成。
而项目开展中,浦锦街道人大工委把定期组织开展世博修缮专项监督调研作为重要抓手,构建起从目标管理到具体实施的全过程民主监督闭环,有力保障项目规范有序推进。“每一次监督调研活动,均积极联动区各相关部门、参建单位与基层代表共同参与,推动民意民智与民主监督贯穿修缮项目全过程。”浦锦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
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码上约代表”等线上线下平台,街道更是搭建起一条“群众意见—代表传递—部门响应—效果反馈”的民主闭环高效运转,真正将“群众盼的事”变成了“政府干的事”,也将这项修缮工程,干成了凝聚人心的“暖心工程”。
“这样修缮之后,我都不认识了,之前我们来的时候还不是这个样子。”在近期组织的第二批次世博家园修缮工作调研活动中,与会代表无不感叹。代表们认真查看修缮小区的角角落落,“这里的路还有点不平,走路踩到容易往前冲,还要改一改。”现场一名代表指出。
“在修缮工程的前、中、末期,我们各级代表始终参与其中。”一旁,浦锦街道人大工委相关负责人这样说,3年时间内,世博家园修缮工作的事始终牵挂着代表们的心,不管是前期方案设计会,还是小区施工现场都能见到代表们的身影。
“既然开始做,就要做到让群众满意!”唐曙建说,“第三批修缮马上启动,我们还要撸起袖子加油干!”

记者:李逸
初审:高淑婷
复审:方雨斌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