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天的婚姻,要用一生去遗忘。
江苏南京某医院的会议室里,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进行。新娘高敏穿着借来的婚纱,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轮椅上的新郎。
医护人员挤在门口鼓掌,有人悄悄抹眼泪。新郎姚望舟的呼吸面罩上不时泛起白雾,他努力抬起颤抖的手,想替新娘擦去眼泪。
这是他们相识的第三百二十天,结婚的第十七天——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
这场婚礼本该在三个月前举行。
那时姚望舟刚结束第六次化疗,还能自己走下病床。
但他在婚期前一周突然失联,电话关机,社交账号再无更新。
高敏连夜赶到浙江,在杭州某医院的血液科病房找到了他。
白血病让这个曾经健谈的男人瘦得脱了形,见到她的第一句话是:“你走吧,我配不上你。”
高敏没有离开。她在病床前支起折叠椅,开始日夜照料。姚望舟咳血时她及时递上纸巾,疼痛发作时她整夜握着他的手。
同病房的老人夸他娶了个好媳妇,姚望舟总是沉默,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我不能耽误她。”
这本牛皮封面的笔记本,记录着他们相识以来的点点滴滴。第一页写着:“今天遇到个特别的人,她说雨声像心跳。”
他们的相识始于某个相亲网站
三十九岁的高敏在个人简介里坦诚写着“离异独自抚养儿子”。姚望舟的私信来得突然:“听你提到孩子时眼睛会发光。”
他总能在深夜察觉她的情绪波动,有次高敏儿子发高烧,他隔着电话陪她聊到凌晨三点。
约定见面那天,高敏特意做了新发型,却在车站空等三个小时。她不知道的是,姚望舟当时正被推入抢救室。
病危通知书是在春节前下达的。
医生把高敏叫到走廊:“最多两个月。”
她转身回到病房,姚望舟正在教她儿子折纸飞机。
这个六岁男孩曾经因为“没有爸爸”被幼儿园同学嘲笑,现在却会骄傲地说“姚叔叔答应教我骑自行车”。
那天夜里,高敏偷出家里的户口本,在病房里摊开:“我们结婚吧。”
这场婚姻遭到所有人反对
高敏母亲哭着问:“你要刚结婚就守寡吗?”
姚望舟的父母从老家赶来,悄悄塞给高敏一个红包:“孩子,我们不能这么自私。”
最激烈的反对来自姚望舟本人。
某天凌晨,他拔掉输液管试图赶走高敏,却在看到她通红的眼眶时溃不成军:“我连和你吵架的力气都没有了。”
转折发生在情人节早晨
姚望舟突然能坐起来了,还让护士帮忙刮了胡子。
他请护工买来一束玫瑰,用输液管编成戒指:“可能我明天就走了,但今天想娶你。”
医院特批他们使用会议室,影楼送来婚纱,护士长翻出珍藏的香薰蜡烛。
没有结婚证,只有两百个医护人员签名的祝福卡。新郎的西装口袋里藏着氧气袋,交换誓言时需要不停吸氧。
婚礼进行到一半出现了意外,
姚望舟突然开始咯血,白色西装染上斑驳暗红。他坚持完成仪式,在新娘耳边留下最后一句话。
没人听见他说了什么,只看见高敏突然跪地痛哭。
后来整理遗物时,她在婚纱口袋里发现张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要像我相信你那样相信你自己。”
第十七天清晨,监控仪发出刺耳鸣响。
高敏正在给丈夫擦拭手臂,泡沫还没冲净,他的心跳已经变成直线。
抢救持续了两小时,医生出来时朝她摇了摇头。她冲进病房,抓住丈夫尚存余温的手,反复质问:“你答应要陪儿子过生日的!”
护士后来在枕头下发现那本笔记本,最后三页被血渍浸透,勉强能认出重复书写的内容。
“对不起”出现十七次。 “要幸福”出现二十三次。 “我爱你”直到最后一页才敢落笔,墨迹穿透了纸背。
葬礼在杭州某殡仪馆举行。高敏坚持要穿那件染血的婚纱,被亲友强行拦下。
她最终选了件白色风衣,口袋里装着从笔记本撕下的最后一页。
儿子全程握着母亲的手,在遗体告别时突然说:“姚爸爸变成星星了。”这句话让在场所有成年人泪如雨下。
死亡从来不是爱情的终点。
当十七天变成十七年,当轮椅上的婚礼被写进无数人的记忆。
姚望舟用尽力气写下的三个字,早已在时光里长成藤蔓,缠绕着每个相信真爱的灵魂。
高敏现在常对新人说:“婚姻的长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愿意为彼此付出多少深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