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国喜欢自己管自己。那时候的人觉得,不靠别人才是厉害。他们相信关起门来也能过得很好。
后来改革开放了,我们才发现开门发展更好。开门不是认输,是更聪明的办法。但是,改变大家的想法非常难。
粮食进口这件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困难的过程。
![]()
一、过去的想法:我们把自己关起来了
改革开放前,中国认为什么都要自己做。这种想法很强,强到不愿意接受外国的东西。
比如,七十年代有家工厂买了外国机器。工人看到英文说明书,觉得是“坏东西”,差点把机器当废铁卖了。
在粮食问题上,这种想法更严重。所有人都说:“粮食必须自己种。”这是不能反对的话。就算国内的粮食更贵,就算大家要吃高价粮,也必须自己种。
这就好比邻居家米便宜,你偏要在自己花盆里种米。结果钱花多了,饭还吃不饱。
那时的粮食制度,就是把自己关起来。农民不能决定种什么,买东西的人不能选择。结果就是效率很低。
![]()
二、开始改变:粮食进口怎么打破了老想法
改革开放后,我们开始谈粮食进口了。
一开始,很多人反对。他们说:“中国人必须吃自己种的粮”,“买外国的粮就是被外国控制”。这些话听起来有道理,其实是错的。
领导人告诉大家:国家的利益比面子重要。与其浪费钱种贵的粮食,不如去做我们更擅长的事。
后来,数字证明了一切。九十年代,中国开始多买外国粮食。到了2015年,中国成了世界买粮食最多的国家。有人害怕了,说这样粮食会不安全。
结果呢?我们的粮食供应更安全了,因为我们买粮的地方多了。
还有,进口粮食让很多人可以去干别的工作。农民可以种更赚钱的东西,年轻人可以去工厂、公司上班。这样,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更好了。
![]()
三、思想的进步:从“必须自己种”到“聪明地吃”
改革开放最大的成功,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改变了我们的想法。
在粮食问题上,这个改变看得很清楚:
从“什么都要自己种”变成“可以从全世界买”。
从“只要吃饱”变成“还要吃好”。
从“怕外国”变成“去外国种地”。
现在,中国公司去世界各地种粮食、建仓库。这才是真正端稳了自己的饭碗。
这就像个笑话: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有人怕中国公司全要倒闭。结果呢?中国公司没倒,还变得更厉害了。
粮食也是这样。进口粮食没有打垮我们自己的农业,反而让它变得更强了。现在,我们的农业越来越现代化了。
![]()
四十多年过去了,回头看粮食进口这条路,我们明白了:开门不可怕,关门才可怕。
那个曾经害怕外国粮食的国家,现在已经是世界贸易的重要成员。那个曾经担心“外国米”的社会,现在懂得用全世界的资源让自己过得更好。
改革开放的伟大,不只是让中国有钱了,更是让中国变聪明了。
我们学会了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用合作代替打架,用实际代替空想。这是改革开放给我们的最好礼物。
![]()
现在,有时候还能听到要关起门来的声音。希望我们别忘了过去的教训:思想开门,才是真开门;思想改变,才是最重要的改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