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11月15日,第十五届全运会三人篮球男子成年组决赛在澳门赛区举行,上海队以20比18力克山东队,凭借全胜战绩登顶冠军领奖台。
这支由上海横沙誉民的郭瀚宇、朱渊博与上海久事的颜鹏、马典成联合组建的 “临时组合”,四位队员中三人拥有国家队履历,其中颜鹏具备丰富国际赛事经验,郭瀚宇历经世界杯、奥运会等大赛历练,朱渊博是三人篮球领域资深悍将,马典成则是从 CBA 赛场转型而来的年轻力量。在临时组队、多重挑战的背景下,这支“跨界队伍”用协作、坚守与热爱书写了夺冠传奇。
![]()
虽是国家队班底,但因为要兼顾各自俱乐部赛事,这支上海队队员平时聚少离多。全运会预赛仅集训两三周,决赛阶段也仅集中训练二十天,全程都在快速磨合。更具挑战的是,队中年轻球员马典成从五人制篮球转型,面对3人制篮球规则的变化,他也在不断适应。
队员们通过高频线下沟通提升默契度,“我们私下经常聚在一起聊战术细节,”马典成分享道。而团队能短时间形成战斗力,核心在于队员间互相鼓励督促,坦诚指出不足、携手进步;优秀教练的悉心指导;以及彼此间的信任,始终保持“落后不放弃、领先不松懈”的心态,靠团队合力攻克难关。颜鹏表示,正是这种不分你我、全力拼搏的团队氛围,让“临时组合”爆发出了惊人的凝聚力。
![]()
31岁的郭瀚宇曾是体育教师,因上海誉民俱乐部老总的邀请转型三人篮球,当时项目尚未形成职业联赛,这份偶然的邀约让曾获 CUBA 全明星 MVP 的他开启了国家队与职业联赛的征战生涯。“特别奇妙!是这份热爱引领着我从老师的身份,一步步走进三人篮球的赛场,每一步都充满惊喜”,郭瀚宇谈及身份跨越时感慨道。
备战期间,赛季累积的伤病成为全队最大阻碍。“这是一年赛季的末尾,经历了很多大大小小比赛积攒了很多伤病”,郭瀚宇透露,但全队都咬牙克服了下来。队中朱渊博带着腰伤仍坚持拼抢,他们的韧性让年轻队员马典成深受触动:“朱哥、郭哥年龄不小,朱哥还带着腰伤却依旧拼搏,这种坚持和韧性,是我们小队员最该学习的品质。”
![]()
此次夺冠不仅是上海队的荣耀,更折射出中国三人篮球的飞速发展。作为连续参与两届全运会的球员,颜鹏感受深刻:“如今超三联赛吸引了国外职业球员加盟,项目逐渐与世界接轨,我们已从当初难以抗衡国际强队,发展到如今能追赶国际水平。” 他直言,这届全运会与上一届相比变化显著,国内三人篮球在人员储备和技术水平上都实现了质的突破,整体呈稳步向上态势。
这支冠军队伍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三人篮球集体向上的缩影。“竞技体育和年龄无关,只要站在场上,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都在同一起跑线”,郭瀚宇的话道出了所有球员的心声,即便已斩获超三联赛总冠军、亚洲杯亚军等诸多荣誉,他仍保持谦逊:“我觉得自己还不算老队员,和所有人一样,跟着团队一起认真训练、完成各项工作,没有额外的特殊要求。”
![]()
如今,夺冠后的上海队已将目光投向未来。“还有俱乐部的比赛和锦标赛,明天过后又是新的开始,会继续全力以赴”,郭瀚宇说。
中国三人篮球的崛起之路,才刚刚开启新的篇章。上海队的小伙们用热爱与坚守诠释了体育精神,他们的故事也将激励更多人走上三人篮球的赛场。
原标题:《燃!国家队班底的 “临时组合”,上海队夺得全运会三人男篮冠军幕后》
栏目主编:陈华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秦东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