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是否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老人去世的速度远远高于以前。
尤其是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就会发现村里经常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少了几个老人,一问才知道老人已经死了的情况。
![]()
这种现象在这几年愈发普遍,并且在未来可能还会愈演愈烈,让中国迎来前所未有的老人死亡高峰。
为什么中国迎来了死亡高峰?
根据专家们的研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三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是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死亡速度大于出生速度”的时期,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人口分布问题。
对于前者,中国在2016年的时候人口增长速度到达一个峰值,为新增1785万人。之后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就一直在放缓,到2022年时中国新增人口956万人,但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增长速度为-0.60‰。
![]()
(2022年中国首次人口负增长)
这是中国首次出现人口死亡数量高于新增数量,也让中国进入到了人口负增长的时代。
至于中国的人口分布情况,则主要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到了城市。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实施了较为严格的“城乡二元制度”,即较为严格的限制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人员流通。
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农村人口想要进入城市非常难。
![]()
(上世纪70年代之前农村人口进城很难)
但是随着70年代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我国的工业体系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我国需要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参加城市这的工业生产。
所以之后我国开始放宽“城乡二元制度”,甚至是鼓励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再然后就是大量农村的青壮年进入城市工作,使得我国的人口分布出现了极大的改变。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其年龄段基本在30~40周岁以下。所以对于农村来说,就是大量青壮年外流,然后村里留下的都是老年人。
![]()
(农村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
基于中国人口开始负增长,以及村里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人这两个原因,农村地区的人们感觉自己身边的老人有越来越多去世就再正常不过了。
这第三个原因是个人主观上的感受。
其一,因为吸纳了大量来自农村、乡镇地区的青壮年,所以城市中青壮年的数量远多于老人。
![]()
(城市中青壮年远多于老人)
因为城市中青壮年的数量远大于老年人的数量,大家平日中的社交基本被这些青壮年填满,所以大家在生活中基本接触不到什么老人,对于老人去世自然不太敏感。
在农村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太高了,就导致大家如果在农村地区,在生活中更容易接触到老人,所以就会有“身边老人去世的速度很快”这种感觉。
其二,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更加的“原子化”。
![]()
(城市中的人更加原子化)
在农村地区,村里老人坐在村口唠家常是很正常也很常见的社交活动。但在城市中,大家往往没有这样密切的社交往来。
没有密切的社交往来,自然也就无法得到“自己周围有老人去世”这样的信息,那么就不会有“老人去世很快”这样的认知。
因为这两个原因,在农村生活的人往往更能感受到中国的老人正在迎来“死亡高峰”。
![]()
中国为什么人口负增长?
但不管是生活在农村还是生活在城市,中国进入了“人口负增长时代”是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我国要如何解决这种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呢?
答案是在现有科技和社会基础上做不到。因为中国人口增长速度降低,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完成了工业化。
![]()
(中国人口增速放缓是因为完成了工业化)
在“小农经济时代”,对一个家庭来说人口增加是有收益的事情。
因为幼儿小到4~5岁,大到8~10岁,就已经能进行基本的劳动生产了。所以对处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人类社会来说,家庭新增一个人口就意味着新增一个劳动力。
![]()
(小农时代新增人口就是新增劳动力)
但是在“工业时代”,家庭新增一个人口完全是负担。
一个8~10岁的孩子显然不能进行工业生产,所以对处于“工业时代”的家庭来说,新增人口就不是劳动力而完全是一个负担了。
这也就导致了处于“工业时代”的人不像出于“小农经济时代”的人那样追求多子多福,现代工业国家基本上都处于人口缓慢增长,甚至是负增长的状态。
![]()
(工业时代的人不再追求多子多福)
用技术手段解决人口负增长的问题
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可能在未来被技术手段解决。
比如说“人造子宫”。“人造子宫”并不是什么新颖的概念,上世纪不少科幻作品中就已经出现这东西了。
![]()
(人造子宫概念图)
这些年来各国也都在相关技术上投入了不少,也有了一些成果。
比如说2024年7月份,我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一次“去ECMO化人造子宫动物实验”,也就是让动物胎儿在脱离人造心肺的情况下,让其在“人造子宫”中存活。
最终用于实验的动物胎儿成功在母体外存活90分钟。
![]()
(中国相关实验)
如果之后随着相关技术成熟投入运用,国家就能根据需求“生产”人口,从而保持人口增长。
再比如让机械承担社会中一些职能的运转。
我们之所以担心中国人口出现负增长的问题,主要远远是工业生产、社会服务等社会职能是需要一定人口去承担的。人口数量下降,国家的这部分职能就会丧失功能。
但如果机械技术足够,就能让机械去承担工业生产,去当服务业、司机,甚至警察、军人等社会职能。
![]()
(机械能承担一定社会职能)
而一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不可能一直减少,少到一定地步就会进入平衡状态,人口就不会负增长了。
到那时候自然人+机械的组合,就不用担心社会职能运转失常的问题了。
信息来源:
【1】澎湃新闻·《一群90后郑州医生,自费研发人造子宫:男性“怀孕”或成可能》 【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每日经济新闻·《中国人口61年来首次负增长 将产生哪些深远影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