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采取强硬措施,曰本是不会甘心的!
这只是一个开胃菜,后面的好菜肯定还有。
![]()
![]()
仅仅一天之后,包括中国国际航空、中国东方航空、中国南方航空在内的至少七家中国航空公司同步宣布,对符合条件的涉及日本航线的客票提供免费退改服务,政策覆盖至2025年12月31日。这一系列高效协同的动作,看似是为民众提供便利的民航服务调整,实则是一次针对日本经济软肋的精准反应,其背后的连锁效应正在迅速显现。
![]()
![]()
![]()
航空公司此次的免费退改政策并非简单的商业让利
根据各航司发布的详细通知,旅客在2025年11月15日12时之前购买的、旅行日期在11月15日至12月31日之间的赴日机票,均可在有效期内免手续费办理退票或首次变更。
这意味着,原本计划在年末旺季赴日的旅客可以近乎零成本地取消行程。
![]()
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作为国资委控股的骨干企业,在此次行动中率先响应,据业内估算,三大航因此承担的直接损失合计接近10亿元人民币。
![]()
这部分损失被视为“服务国家战略支出”,体现了国有企业在关键时期跳出短期利润思维的战略担当。
这一政策出台,对日本旅游业而言可谓致命一击
年末的10月至次年3月,正是日本“滑雪+枫叶”的旅游双旺季,是其旅游业全年营收的核心周期。日本旅游业界原本对中国游客在2025年冬季,特别是元旦和春节期间的消费寄予厚望,各地商户早已备足货源,期待能重现疫情前的消费盛况。
然而,中国的安全提醒和航司的退改政策,直接切断了这份预期。
政策公布后,赴日航班退票量激增,部分热门航线的退票率被推测可能超过70%。东京银座、大阪心斋桥等以往依赖中国游客“买买买”的商圈,在消息传出后迅速感到了寒意,有报道称部分奢侈品门店的中国游客流量次日便下降了六成,一些免税店甚至不得不重新评估年末的促销计划。
![]()
![]()
中国游客对日本经济的重要性,用“支柱”来形容并不为过。
从数据上看,中国不仅是日本最大的游客来源地之一(今年前九个月赴日游客已近750万人次),更重要的是其无与伦比的消费能力。2024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高达1.73万亿日元,占所有外国游客消费总额的近30%,这个数字甚至相当于日本全年国防预算的1.2倍。进入2025年,这一占比更是攀升至35%。
而且,中国游客,尤其是人均消费能力远超欧美游客。
因此,中国游客的“断流”,冲击的将远不止是景点门票收入,而是从航空、酒店、餐饮到零售、交通的整条产业链。
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紧急测算结果显示,若2025年第四季度赴日中国游客减少六成,将直接拉低日本当季GDP增长0.21个百分点。考虑到日本2025年第三季度的GDP增速仅为0.4%,这一反制效果足以抵消其近一半的经济增长动力。
![]()
更影响在于就业
旅游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有观察指出,每减少一百万中国游客,可能就会影响到日本国内约两万三千个与旅游服务相关的就业岗位。当中国游客大规模退潮,从酒店服务员、导游到免税店销售员,许多人的生计都将受到直接威胁,这对日本地方社会的稳定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
面对这一变局,日本旅游业界显得措手不及。
日本观光厅已紧急开会评估影响,初步测算认为,若游客减少趋势持续,第四季度日本旅游业收入可能缩水三千亿日元(约合143亿元人民币)。航空公司也开始调整运力,全日空已宣布从12月起削减20%的中日航线,中国东方航空也计划减少部分航班。
![]()
![]()
这让日本旅游业期盼的“旺季繁荣”基本落空。
中国此次通过外交提醒与民航政策联动的方式,明确传递出国家核心利益不容挑战的信号。这步棋,看似落在旅游消费这一民生领域,实则精准地点在了日本经济结构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穴位”上。
对于日本而言,是否能够承受得起失去中国这个巨大市场带来的经济后果?
不纠正其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问题上的错误言行,恐怕将永久失去中国游客的信任和消费。
![]()
总而言之
握剑的手,始终在中国这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